每年的这个时候往往是准备考研的考生全面展开复习的黄金时期。在这里,笔者就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Part A部分,给大家提一些复习建议。
词汇准备
词汇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就笔者从实际教学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来看,词汇仍然是决定考生阅读理解分数高低的首要因素。考生们在词汇复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不够重视词汇
考研英语新大纲要求考生掌握5,500个左右的单词及相关词组。细心的考生会发现,这和英语六级考试的词汇量要求差不多。六级大纲的要求是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因此,很多背过六级词汇的考生,尤其是已经通过六级考试的考生就认为词汇已不再重要,甚至放弃了对词汇的复习。实际上,六级考试侧重考查词的广度,而考研英语侧重考查词的深度,比如说,对于同一个单词,六级考试考查的往往是其常用的基本义,而考研英语则很有可能考查其在字典上排位第四,甚至第五的意思。由此看见,考研英语5,500的词汇量不可能等同于六级考试5,500的词汇量。
问题二:记忆单词的深度不够
笔者前面已经提到,考研英语侧重考查词的深度。但是很多考生往往只关注单词在字典上的前几个意思,而对其他意思视而不见。每次考试过后,总有考生反映考研英语中的单词难,其实考研英语试卷中的难词不是难在那些生僻、复杂的单词上,而往往是难在熟词僻义上。以单词address为例,这个单词考生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大多数考生只知道address有地址的意思,而下面这两道考研英语真题考查的却是该词的熟词僻义。
例1:If you are part of the group which you are addressing, 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参考译文:如果你是听你讲话的群体中的一员,你就能够了解你们所共有的经历和问题,就可以对食堂难以下咽的食物或者主席选择领带的糟糕品味进行评论。
这里的address作动词,指的是speak to,向讲话。
例2:Boston Globe reporter Chris Reidy notes that the situation will improve only when there are comprehensive programs that address the many needs of the homeless.
参考译文:《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克里斯里迪认为,只有通过全面规划来解决这些无家可归者的各种需求,这样的局面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这里的address作动词,指的是think about and begin to deal with , 处理某事。
通过address的例子,笔者希望广大考生在记忆单词时,要关注单词的深度,尤其是一些熟悉单词的生僻含义。
语法准备
语法的准备主要是指对长难句的熟悉和复习。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中,有很多长难句令考生困惑不已:觉得句子中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主要是因为考生语法功底薄弱,缺乏长难句分析的能力。所以,考生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外,必须攻克语法关,提高分析句子的能力,以下面的真题为例:
例:Left, until now, to odd, low-level IT staff to put right, and seen as a concern only of data-rich industries such as banking, telecoms and air trave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now high on the bosss agenda in businesses of every variety.
参考译文:信息保护过去一直由临时的、低水平的信息技术人员完成,并且仅仅被看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关注的问题,而今却受到各行各业老板的高度关注。
本句其实是一个简单句,句中没有从句,整个句子主干为information protection is now high on the bosss agenda。考生之所以觉得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对句首的两个过去分词短语没有理解清楚:left to 与seen as a concern of 。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语法基础扎实,能迅速地判断出该句的主干,知道该句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关注信息保护,就可以顺利解题了。但是,如果考生语法功底薄弱,对长难句分析不到位,就很容易在left和seen这两个词上纠结,从而耽误了答题时间。
因而,笔者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系统复习,掌握句型结构,并加强对句子分析能力的训练。
思维准备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大多选自外国媒体,比如《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等。因为这些媒体上的文章都出自西方人之手,所以了解一下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从而更快、更好地解题。
西方人思维特点一:线性思维
西方人线性的思维方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特别重视文章的首段,以下面的真题为例:
例:The Supreme Courts decisions on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car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how medicine seeks to relieve dying patients of pain and suffering.
参考译文:最高法院对医生协助病人自杀这一问题的裁决,对于如何设法用药物减轻垂危病人的痛苦和其所受的折磨,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章有九个自然段,篇幅比较长。大部分考生觉得这篇文章很难读懂。其实,考生只要读懂了这篇文章的首段,就差不多知道文章大意了。通过首段我们知道,文章论述的核心是医生协助病人自杀,其实就是安乐死。除此之外,文章的首段也暗示了作者对安乐死所持的态度。请注意作者在首段用的一个表达方式car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通过这一表达方式,我们就能判断出作者对于安乐死持的是一种正面态度,因为如果作者本身不支持安乐死,就不会用这样的词语来描述最高法院的裁决。
由此可见,线性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人行文时开门见山的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重视文章首段,通过首段把握中心思想和文章基调,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西方人思维特点二: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我们在听中国人演讲时,经常会听到演讲人以首先开始,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的演讲中,直到演讲结束,可能都听不到其次这个词。这和我们的思维习惯有关,中国人是发散性思维,可以通过一件事情联想到很多别的事情。但是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性非常强,如果他们说话时提及firstly,后面你一定还会听见secondly。而对于一篇条理清晰的英语文章,把握住其开头段落、各段首句、结尾段落以及各段落之间的连接词,就会有助于考生更快地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从而更快、更准确地答题。
以历年真题为备考资料,从词汇、语法、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准备,相信广大考生一定会事半功倍。
My wish我的愿望(三)
形容词变副词规律小结
我喜欢的季节 My Favorite Season—Spring
关于上海方言
忙碌的一天(暑假) A Busy Day(Summer Holiday)
我最喜欢的明星 My Favorite Star
教育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一所幼儿园 A Kindergarten
珍惜时间 Cherish Time
关于对教育的理解
课后活动 Activities in Spare Time
The new goal of new term
Welcome come to Beijing
给妈妈的一封信 A Letter to Mother
在我身命中最难忘的人The most unforgettable person in my life
关于我的第一位化学老师
我的好习惯 【My good habits.】
我的日记My Diary
我最喜欢的电影(暮色) My Favorite Movie(Twilight)
My Good Friend
Waterjet Safety
限制塑料袋的使用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Bags
我的宠物猫My Pet Cat
早起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Get Up Early
To aliens
给笔友的一封信 A Letter to My Pen Pal
北京一日游 One-day Tour in Beijing
一年四季 Four Seasons in A Year
关于学习新单词的最好的方法
The new semester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