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阅读的分值比重大,复习时可以阅读为重点,带动完形填空和英译汉,同时兼顾写作和听力。综合分析考研教育网各位学员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考生阅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读不懂,二是速度慢,三是准确率低。考生应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复习准备。
一、读不懂
读不懂,这主要是语法词汇问题造成了阅读障碍,可在解决了词汇量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做句法分析,将历年考研阅读、翻译重新做一遍。先解决长难句的理解问题,理清句式结构,译出原文的每一个字句,然后再考虑速度。这种做法刚开始可能速度很慢,不过一旦上了路,情况就会大为改观。
二、速度慢
速度慢,这主要是词汇和阅读习惯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建议大家可采取精、快读分头训练、相互结合的方式。譬如说,在某一特定复习期间进行精读训练,重点放在把握句子语法结构、准确理解词语意思上,然后转入快读训练,重点放在捕捉信息,把握要点上,限时完成,逐步加快速度。精读要尽量细,力争读懂每一个词,快读要尽量准,努力把握文章的要点、信息。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精和快之间取一个中数,也就是考试所需有把握的阅读速度。
三、准确率低
准确率低,问题的关键是考生把握信息的能力不强,弄不清文章中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冗余信息。建议这类考生根据每次错误的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最近5年的考研真题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因为这些阅读试题的命题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推敲形成的,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问题的设置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有些考生常常抱怨说,有时候全看懂的文章出错多,一些看不太懂的文章反而错误比较少,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因素。
1.主观原因
所谓能看懂,看懂到什么程度?懂其大意、细节还是深刻的内在含义?打一个比方,高考语文的阅读,几乎没有哪个考生会抱怨说看不懂,而能在阅读上不扣分的却寥寥无几。
2.客观原因
题目的干扰性大,文章内容易懂,题出得难,弦外之音不容易辨析。考生不清楚出题者的意图,把握不好题意,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干扰陷阱。对这种情况不妨送大家四句话去慢慢琢磨体会:动脑筋,多分析,抓主线,排干扰。
考研英语阅读没有什么诀窍,但有一定的技巧,靠的是平时的训练,持之以恒,熟能生巧,形成良好的语感。特别是阅读新题型: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结合,7选1,如果没
有一定的阅读实力,无论什么方法技巧都不管用。阅读不像背生词那样可以很快见效,不是几个星期就能突击起来的。
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奥巴马“连任”
又到“考研”时
流浪儿童 street children
选举地图 electoral map
土地征收“公平补偿”
又到“国考”时
党代会 The National Party Congress
政治体制改革 political structure reform
事故“瞒报”
央视“广告时段”招标
科学发展观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什么是PMI?
中等收入陷阱 middle income trap
气候融资 climate financing
英语四六级“防作弊措施”
重庆区长“不雅视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主流消费群”兴起
全体会议 plenum
改进“工作作风”
莫言“版税收入”将过亿
“异地高考”方案出炉
提前“供暖”
文化逆差 cultural deficit
飓风“桑迪”热词
政治局 The Political Bureau
动员投票 get-out-the-vote
高成本导致“工业大迁移”
巴勒斯坦升格为联合国“观察员国”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