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 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 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 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 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 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5. 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 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幼升小家长最易忽视的入学准备
背单词是中国孩子学英语最大的误区
幼升小前孩子必须遵守的七大规矩
家长必读:孩子上英语兴趣班三大注意
东城区八大学区明细及中小学对应关系
幼升小面试考点汇总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孩子的学习成绩毫无价值!
把握好语言学习四个阶段 每个孩子都是语言学习家
家长如何助力孩子把英语学好
专家建议:孩子学英语最好在六岁以前
专家指导:小朋友如何通过电影学英语
上幼儿园真的没那么难!
入学前几个月,家长要做哪些准备?
孩子英语阅读不好的六大“元凶”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4月20日幼升小面试
别让错误的少儿英语教育影响孩子
幼升小择校:一个宗旨六大准则
2014年北京西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少儿英语口语100句 让孩子口语顺溜溜
幼小衔接中家长必备的四大关键词
通过《最强大脑》看中西方教育
深度思考:幼升小考试的出发点是对的么?
教委回应黄牛买卖小学指标:纯属欺诈行为
朝阳区重点知名幼儿园排名
北京市2013年幼升小面试题汇总
公立幼儿园家长谈对选幼儿园的一点感受
我家的入园经历 上幼儿园真没那么难
幼升小面试必读:自我介绍有大学问
孩子上小学,有必要这样准备吗?
孩子学英语家长必备“三心”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