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二次阅读习惯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我们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阅读练习中,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对完答案后,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的目的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果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讲求速度的泛读是应试的技巧,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二次阅读不可。文章是永远读不完的,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地道的文章。
自己学写长句 克服长难句障碍
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有许多同学分析不出什么名堂。听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同学一定听力好。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什么长难句。
我们应当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部分。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从句、插入语、非谓语形式,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一步步砍去插入语、各种从句、非谓语形式,来获得句子主干。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文章归类阅读 考前复习有奇效
阅读文章成千上万,如何把握规律才是关键。如果我们把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题分类,比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等,到了考前,再按类别复习这些文章,我们就不仅能系统掌握某一类别文章常用的词汇,也能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一开始就制定分类标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标题后或首句前注明文章的类别,这样到了考前,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
最高龄邦女郎莫妮卡·贝鲁奇从未公开的旧照[1]
movies and Books
电子游戏应成为奥运会项目?
2017年十句最难忘的电影台词[1]
研究发现:男人与伴侣聊天仅6分钟热度
想要更聪明?丹麦啤酒让你拥有“最强大脑”
一张母亲节贺卡
研究: 英国男性比女性更爱美
英国网店推出万圣节“性感埃博拉护士服”引热议
《卫报》:2017年度十大好剧[1]
李克强在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第一次全会上的发言(全文)[1]
My Physics Teacher
国际英语资讯:Global COVID-19 deaths surpass 290,000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 Good Librarian
霍金:人工智能或使人类灭亡
年末盘点:2017年的那些文化禁令[1]
我一天的学习生活
2017:那些离世的名人 那些传世的语录[1]
盘点2017年中国十大资讯人物[1]
邻居英语作文-Good Neighbours
强大DNA检测 帮你了解自己的身体
第一次去麦当劳
“高冷”故宫的萌系路线[1]
想屏蔽无线信号?穿条牛仔裤就行[1]
The Music Within(心灵深处的音乐)
《时代周刊》:2017十大最佳电影[1]
My Little Dog
我的秘密梦想
My Teacher
我爱我的故乡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