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一些误区会导致事倍功半,接下来就以下各个误区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借鉴。 误区一:阅读模拟题一定是有用的。 复习时很多考生都会买一本《阅读篇》,然后按部就班地从第一套模拟题做到最后一套。做得好了欢天喜地,做得差了就黯然神伤。实际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模拟题往往剑走偏锋,题目编得既偏又难,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即使考生看了解析也如坠入云里雾里。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模拟题可以用来练练手,但重在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为了对答案。考生如果仅仅依靠做阅读理解模拟题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是不可取的。 其实,做阅读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时间、跳出常见陷阱,判断题目的知识考查点,确定答题顺序等等。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将每年的英语考试真题都认真做一遍,而不是盲目相信题海战术。 误区二:复习时不用做真题,真题留着考前冲刺用。 有人喜欢将真题放在临考前模拟,作为上战场之前的大练兵,但事实上这样的作用并不大。 临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根本不能完全吸取历年试题的精华。而真题又是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在准备考试期间考生应该认真剖析。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真题,至少要反复研究三遍。 建议大家在单位时间内做完真题,完成后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只做一遍或做了而不仔细分析都是不正确的做题态度。 误区三:做阅读靠感觉和运气,运气不好就错的多。 靠感觉太感性,有时候是不能相信的,做题需要的是理性。原因很简单: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你需要按作者而不是你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来做题。这里有一个诀窍是,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在文章找到映射(原话或者关键词),不管选哪个选项,都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依据。甚至,即使不选某个选项,也要在文章中找到映射来排除选项的可选性,这样才能保证选择的正确性。 误区四:选好了就不能再改,一改就会错。 做完一篇阅读后,必须花半分钟左右检查一下,看是否勾错选项,是否自己选的选项本身就是矛盾的,是否每个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了映射等等。 如果感觉有一道题目自己第一遍做错了,检查后想改,怎么办呢?很简单:对比两个选项间的映射,哪个选项映射的观点在文中表达得更清晰(比如,选项就是文中某一观点的另一种说法),哪个选项的结论更合乎作者的思维和推理方式,哪个选项的内容更接近主题中心而不是针对某一细节,那就应该选哪个选项。 事实上,避免不敢对已经做了的选择的答案进行修改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第一遍做题的时候就仔细分析选项在文章中的映射。没有完全把握的题目可以放一放,等做完其它小题时你对全文已经有了全局的把握,再回头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更容易做出选择。 误区五:先读文章,然后才做题。 考场上分秒必争,但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考的问题往往只有5个,很多信息是多余的,过两眼就行;而有的一个单词却牵连数个选项,就得研究上下文,找出对应的关键词,然后参考题目认真加以分析。 从经验来看,做阅读理解题时,基本要用十几秒时间迅速浏览,弄清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比如环境保护、求职、医疗等等。再找到关键词,然后用一分钟读文章后的题目,了解问题是什么。有了文章的关键词,又知道了提问的主要问题,再回过头读文章时效率就比较高了。 而在浏览完考题之后,一定要细读文章,对题目涉及到的段落、句子做简单标记,接着要仔细分析每个题目在文中的映射,再做出选择。最后,可以结合文章中心上下检查一遍,一个完整的解题顺序就完成了。而要做到在一分半钟内浏览文章和题目,可以通过长期阅读《中国日报》、《21世纪英文报》、《英语世界》等报刊来培养。 做阅读理解是慢功出细活,不要妄想有什么捷径,只要闯过这几大误区,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雅思阅读T/F/NG的内在涵义及判断方法
如何切实提高雅思阅读成绩?
A类雅思阅读答案未给出题型的判断标准
以考官观点看雅思阅读考试
雅思阅读真题文章:素描与性格(旧文)
雅思阅读List of Heading题型特点及规则
雅思阅读的基础:词汇
雅思阅读逻辑关系词的阅读功能
雅思阅读写作长句分析
T/F/NT的内在涵义及判断方法
雅思阅读必备:英语姓氏起源
雅思阅读语法词的处理方法
雅思阅读高分在于文章上的功夫
浅谈雅思阅读中的词汇教学
雅思阅读复习指南
雅思阅读真题文章:生态旅游
探析A类雅思阅读命题正误的判断
A类雅思阅读判断题原文及解析
雅思阅读真题文章:茶与工业革命
雅思阅读真题文章:化学的发展
雅思阅读段落标题题的应对策略
提高雅思阅读能力的三大法则
雅思阅读失分原因及解决办法
探析A类雅思阅读判断题的标准
镜像法解决雅思阅读判断题
雅思阅读方法与技巧一览
雅思阅读完成句子题的解题要点
雅思阅读技巧和重点笔记整理(二)
雅思阅读真题文章:蚂蚁如何交流
雅思阅读水平提高方法:泛读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