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研备考进入初级阶段,不少考生在学习中逐渐显出了自身的一些致弱点,题型简单,但却常常成为失分最多的科目。尤其以阅读题型为典型,占据考研英语分值中较重比例,往往成为考生丢分的关键。从考生复习方面看存在不少问题,在复习中对于不认识的生词逐词查,不认识的句子逐句念,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和方法,导致做阅读速度十分缓慢,抓不住文章中心,从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一些误区,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借鉴。
误区一:阅读模拟题一定是有用的
复习时很多考生都会买一本《篇》,然后按部就班地从第一套模拟题做到最后一套。做得好了欢天喜地,做得差了就黯然神伤。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模拟题都只能模仿考研的风格,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的试题,是每年考试后公开的真题。实际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模拟题往往剑走偏锋,题目编得既偏又难,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即使考生看了解析也如坠入云里雾里。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模拟题可以用来练练手,但重在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为了对答案。考生如果仅仅依靠做阅读理解模拟题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是不可取的。
其实,做阅读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时间、跳出常见陷阱,判断题目的知识考查点,确定答题顺序等等。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将每年的英语考试真题都认真做一遍,而不是盲目相信题海战术。用真题进行演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复习进度的目的,还可以了解考研的真正风格,可谓是一箭双雕。
误区二:复习时不用做真题,真题留着考前冲刺用
有人喜欢将真题放在临考前模拟,作为上战场之前的大练兵,但事实上这样的作用并不大。
临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根本不能完全吸取历年试题的精华。而真题又是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在准备考试期间考生应该认真剖析。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真题,至少要反复研究三遍。
建议大家在单位时间内做完真题,完成后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只做一遍或做了而不仔细分析都是不正确的做题态度。
误区三:机械背诵大量词汇,一味追求考试技巧
很多学生将考研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词汇量不够,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其实,考研和国外的IELTS、TOEFL考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过程中,考生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缺乏技巧的指引,考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所有的题目,更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推敲。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追求考试技巧,忽视了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则再次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脱离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复习第一阶段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误区四:阅读文章时逐字逐句,力争读懂每一句话
很多考生都觉得阅读理解时间不够,往往是采用的这种阅读方法。在考研或者我们平时模拟中,英语阅读应该都固定好时间,每篇文章不要超过7分钟,又应该大致如何分配呢?我问过一些考生,不少人都认为文章读5分钟,题做两分钟。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读完这样一篇高考文章,没个5分钟不太可能。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花5分钟读文章的同学2分钟绝对做不完题。于是在考试中这些同学只得采取牺牲写作文的时间这样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以求在阅读上多拿分。这样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感觉时间不够的同学很多时候是因为采取了错误的阅读方法,这样的话即使补进去10来分钟时间,其实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考试下来,考生发现英语阅读错了很多,开始反思的时候,会这样想,我是阅读速度太慢,文章没有读懂,我应该继续努力提高我的英文水平,争取下次考试能把文展轻松读懂。
这样一个努力方向是不现实的,就英语阅读而言,要在7分钟内把文章读的清楚明白,还要把题作对,基本是一个不可能任务。而且出题人也根本没指望你能把阅读文章读的通通透透。阅读主要考察的是考生们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另一方面是把握文章的某些细节。考纲中说阅读理解测试考生好几方面的能力,其实都可以归到这两类里,它不过写到更具体一些而已,比如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这些推理引申不是没有根据的,其根据也只能根据两点,要么文章主旨,要么文章某个细节。因此根据阅读考察的特点,我们在读文章时不是应该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的去读,而是应该读文章的结构,读出结构,主旨题就能解决,而其他细节题再回文章定位做出。平时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了,我们读文章时要读文章的结构,不要在细节上做过多的纠缠。我们把阅读的重点转移到文章结构之后,建立起正确的时间分配方法就不是难事了,那就是读文章3分钟,做题4 分钟。其实你熟悉了把握结构这种读文章的方式之后,3分钟足够你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
误区五:阅读无范围,把握不住方位
阅读理解考察的范围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具体细节,文章的词汇含义,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等五种类型。根据不同题型考察的要点以及指明的方向,不同题型在文章中的指向也有所差异。阅读理解的IRT命题理论强调文章中符合考研大纲的句子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及出题的要点。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方位论的原则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IRT命题理论规定,阅读理解的每一道题在文章中对应的是相关信息句,不是段落,更不是篇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阅读理解命题方向及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题型的题目在文章对应段落中所体现的句子有所不同,即体现不同的方位。而且,相同类型的题目在文章中所指向的句子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三种题型的指向为文章中或者段落中的主题句或者论点句;而文章中的具体细节和文章中的词汇含义则指向文章中的细节句。
最后,提示大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考生要坚持多读多用。复习过程中无论效果理想与否,都应坚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模拟,使自己保持良好的语言感觉和做题的敏锐思维。
GMAT数学考试晋级技巧之:数据填充
GMAT数学所体现的计量方法
GMAT数学满分的备考原则
GMAT数学考试复习有法
GMAT数学高分策略详解
GMAT数学短期提升守则
GMAT数学常用概念大盘点
GMAT数学高分技巧小结
GMAT数学满分经验谈
超实用GMAT数学备考资料推荐
gmat数学应试技巧之数据填充题
GMAT数学经典题库(二)
GMAT数学考试中的应试技巧
文科生如何拿下GMAT数学考试
拿到GMAT数学高分的几个小技巧
5大法宝助你拿下GMAT数学高分
GMAT数学基本概念解读之统计
GMAT数学解题技法之Percentile及其解法
GMAT数学解题策略之排列组合
gmat考试常见数学难题的解题方法
GMAT数学基本概念解读技巧
盘点GMAT数学考试的常用理论
gmat数学140道真题(1)
复习技巧之GMAT数学基本概念
gmat数学精解之算术
GMAT数学备考之常见问题小结
冲击GMAT数学满分的10个要点
gmat数学140道真题(2)
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如何应对GMAT数学考试
GMAT数学考试关键词汇小结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