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Rhetoric)在崇尚教育的古希腊,只是一种致力于演讲和说服的研究,这也成为修辞学比较狭义的概念。但是大众传媒却完全改变了修辞过程,几乎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流都看成是修辞活动。我们写一篇文章,说一些话时,能够有效的使用语言,并且在说话者----信息----受话者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这都可以归结为良好的运用了修辞。
先说词汇修辞方面。顾名思义,词汇的修辞致力于在何种文章中用什么样的词汇,才能最大限度的匹配作者的写作目的。很多SAT备考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词汇。很多学生曾经问我:老师,我现在已经把XX单词书背掉了,我已经干掉了红宝书绿宝书黑宝书,SAT差不多能考多少分了?一个人的词汇广度当然会影响他的SAT成绩,但不是呈现完全正相关的趋势,另外还体现在他对于这个词深度的理解,所以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部文学作品,为了吸引读者的感官,用的大多是具体的感官类词汇,小词的拼接,俗语,甚至方言土语,所以中国学生大多恐惧文学,因为这些词汇读起来很拗口,不符合自己所处的文化习惯。说明议论文体,用的词汇相对抽象,但是大多是规整的标准英语词汇,所以中国学生读起来很顺。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最顺手的大概要数回忆录了,用词比较平实,质朴,讲述的主题也较易理解,所以错误率比较低。不管怎样,背单词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语境来背,这里推荐柯林斯词典,词典不是简单的用英文定义英文,而是为每个单词设计英文的语境,SAT阅读的词汇题也经常考一个单词的生僻义和隐晦义,这些题目都是依赖上下文语境的,甚至五个备选项都是这个单词的字典意思。可见对一个词汇深度的掌握对备考SAT还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再来谈一谈篇章的修辞。SAT阅读篇章的修辞,体现在文章的作者如何利用文体来传递自己的信息。SAT阅读之所以和托福文章相比较而言要更为复杂,是由于托福的几乎所有阅读篇章都是为了达到告知信息的目的(to inform),也就是我们统称的说明文,而在SAT的一次考试中的6至7个篇章,每篇文章形态各异,参差不齐。它们的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许是告知你信息,这时候他会运用说明文;也许是用他的观点加以推理达到说服你的目的,这时候他会运用议论文;有些是想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这时候他会运用记叙文;有些时候他是想把你置于一个场景中让你看见,听见,触摸到,这时候他会来一段描写,比如06年10月的第一个单短,就是一段对自然景观描写的文章。
学生在拿到一篇SAT阅读时,如若通过大致浏览得出大致是议论说明体裁,就要像勾勒素描一样勾勒出文章的骨架,把握它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论述方式,把握文章的起始和收尾句,观点信号词。如若遇到描写记叙文,就要像看待一幅油画一样,它没有明显的线条和边界,只有烟雾般模糊的渗透出来的情感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这时,文章中的心理描写信号词和记叙描写之外的评论性文字,就是我们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因为这也是考官会拿出来考查学生的关键之处。
SAT阅读所选择的文章文体倾向是什么呢?有些SAT文章的文体是单一的,2011年1月北美真题有一篇关于现代医药理论对疼痛发展衍化过程的解释,就是单一的说明文:作者从300年前对疼痛的解释开始,一直在谈现代的研究方法如何更新之前有局限性的解释,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读者对痛和伤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作者运用对比,下定义,列举,分析这些说明文常常用到的方法来回答了what,how,why的问题。 2006年10月北美真题阅读中有一篇文章,就是单一的议论文:作者运用驳论中抨击前提条件的方式,来说服他的读者 城市是不自然的,是自然脸上的污点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在文中先提出了一个他认为错误的观点,再通过抨击这个观点的前提条件(assumption),来建立自己的正确观点,再通过三个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最后再一次申明自己的观点。
而更大一部分比例的文章所应用的篇章文体是多元的,它们或许是夹叙夹议,或许是描述后加以说明,或许是记叙自己经历之后,论述一个观点。在2011年10月北美真题阅读中,作者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调和艺术的两个极端,再用一个自己的小故事为艺术的现象做了一个类比,最后论述自己的观点:艺术的作用旨在现实和虚幻中自由的切换,让人们沉浸在艺术中的时候沉静反思,积聚能量,自我激励,方能更好的在真实世界中前行。值得注意的是,在SAT双对比题型中,有些时候,就是针对一个问题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搭配。2007年5月短双对比中,第一篇作者向读者提供一段关于资讯业改革动机,内容和关键人物的信息(说明),而第二篇中作者通过驳论,来得出改革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结论(议论)。在2010年10月的短双对比中,第一篇作者通过驳论来说服他的读者政府税收不应该拿来支持资讯媒体业(议论),而第二篇中作者提供了一段关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对于政府是否应该支持资讯媒体业看法的信息(说明)。2009年1月的短双对比中,第一篇文章提供了一段关于地下洞穴世界的说明性描述(说明),而第二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和他的同事潜入地下发现了一个缤纷多彩世界的经历(记叙)。在复习SAT的阶段,能一边读一边判断出这些文章的修辞功能,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理清文章的顺序,对于主旨题,修辞目的题的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那SAT考生们该通过什么信息来判断一篇文章的大致修辞呢?在SAT大部分单长和双长文章前,都有一段blurb(a short description of a product written by people who have produced it), 我们的学生要重视它,因为在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片段中,言简意赅的体现出说话者----信息----受话者这三者的互动。作为说话者,你说话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目的反应在信息中,就决定了这个信息到底是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来的,然后受话者(也就是考生)能否理解作者的动机。Blurb部分可能告知你关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内容梗概,写作目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我们拿到这些信息,就可以对文章的内容加以预判(expectancy)。2006年10月的一篇小说节选和OG上第九套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节选,在blurb部分就标明了小说的历史背景为英国的19世纪早中期。这段时期英国正在发展它的工业革命,而这段时间出产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丑陋和贪婪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样是OG上Practice Test里一篇小说节选,在blurb部分标明这篇文章是哥伦比亚作家用西班牙文写出的小说的英文译文,用想象的方式描述镇上人的生活。而拉丁美洲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现实魔幻主义,它的代表作家是马尔克斯。现实魔幻主义的特点是用瑰丽的想象来反衬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人民身心造成的影响。 同样,说到美国历史上黑人女性问题,提及美国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这些描写美国历史上关键时期的文章,在态度和视角方面也是有一定倾向性的。这也要求我们的同学对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和西方文学作品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这对于阅读SAT文章大有裨益。
那么熟悉一篇文章的文体和修辞方式对SAT文章的理解和解题有什么直接的益处呢?我们有些SAT考生对于无论是长单和短单的主旨题(目的题)感觉很恐惧,似乎五个选项有四个都很相像。而笔者对历年考题正确选项的观察发现,如果文章是记叙文,更容易出现experience,account这样的措辞,而文章是说明文,更容易出现describe/reveal/explain how...这样的措辞, 而若是议论文,则倾向于出现argue/refute/advocate此类的措辞。
总而言之,在准备SAT阅读时,除了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普及社科知识,还要在阅读时思考如下问题,作者的这篇文章写了什么(what),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why),作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了何种方式组织自己的语言(how). 唯有这样,方能在SAT阅读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适应美国大学四年对于文献阅读的高要求。
雅思阅读8分牛人分享备考心得与建议
雅思考试写作口语引入半分
大作文也有灵魂雅思考试写作8分考生回忆录
高分考生分享备考雅思
雅思名师严春华灵动严绎妙笔生华
雅思考试写作中你不应该用到的减分表达方式
考友经验掌握好关键高中生一样考雅思高分
雅思考试近期将不会举行网考考生日趋低龄化
专家资讯雅思考试在美国的认可度日益提高
澳大利亚雅思考试试题回忆录
雅思考试听力9分的牛人
老师披露自己的烤鸭经历
单词与长句
雅思报名人数剧增
雅思口语考试中西文化及社会背景有什么差别
雅思受考生热捧华南区考试将扩容
雅思考生出现低龄化趋势专家提醒报考需冷静
雅思口语教师支招两三月提高口语
考雅思发现替考将会被终生禁考
3个月雅思的心路历程
屠鸭终成正果雅思考前复习经验
雅思考试写作中不该用的减分表达方式
19天复习备考雅思考试拿7分的考生经验分享
雅思高分经验分享
雅思考试呈现火爆升值成都考生陡增六成
雅思托福GRE群雄割据英语考试品三国
如何备考雅思口语考试的三个阶段
雅思备考和英伦留学事宜
专家答疑雅思听力考试9个最常见问题与解答
雅思实施新政报考人数成倍增长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