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那就是多用耳朵!孩子在家里有时间的时候,第一不要让他过多地去背单词,第二不要让他过多地去做学校作业以外的抄抄写写,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让他多听多看影音资料。
现在的孩子,一般到了三四年级就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倾向。有些孩子越学越轻松,而有些孩子则越学越吃力。造成分化的原因通常不是因为语言天赋或是任何智力因素的差异,而是对耳朵使用了多少,这决定了英语掌握程度的高低。
其实,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原本就是以声音作为最本质最直接的表现形态。
文字是语言的一种间接承载形态,它仅仅对声音中所包含的交流信息进行了十分有限的拷贝或转载。在我们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当中,基本上是以文字形态为主,听力训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这种本末倒置的倾向使得我们把一种原本十分简单的沟通技巧变成了一项繁重浩大的学习工程。
听并不仅仅意味着进行听力训练。事实上,只有在听当中才能实现对语言真正意义的理解,也只有在听懂之后的自然记忆,才是正确完整的记忆,并且这种记忆方式是永不磨损型的。
语言作为一个有机知识体系,是通过声音形态组织起来的,只有通过耳朵去听,才能够迅速进入语言的核心,把一个个看似孤立的信息串接起来。任何知识体系,只要能够在头脑里形成框架,穿成串儿,那么在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岂止事半功倍!
语言是靠耳朵来理解的。通过反复不断地去听那些老师讲解过的影音资料,让听觉感官对它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烂熟,让每一个音符都植入大脑皮层深处,与情感交汇融合,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自然记忆。只有这样,相关知识才算是真正学到了手。一篇英语课文或对话材料,如果单纯依靠老师在课上逐字逐句讲解以及进行语法剖析,对于真正意义的理解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听过足够多遍,原汁原味的声音没有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痕,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没有实质性收获。所以,无论是单词,还是课文,死记硬背都意味着对真实语言的歪曲或再造,记下的一切因为脱离了原音形态而显得不伦不类,难成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老是抱怨孩子记忆力差的主要原因。
总之,语言是靠听来理解的,也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有效吸收。如果学过的东西都能够有效吸收了,那么作为一个沟通技巧,英语这门学问学起来就会越来越轻松。其实这个道理并不深奥。我们常常惊讶于婴儿的语言学习能力,仔细分析一下,在他们开口咿呀学语之前,对耳朵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他们首先是听懂了,然后才开始学说学写。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ood morning 教案
外研版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1 Hello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Unit2 Small animals第四课时教案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5 Fruit教案(3)
苏教版牛津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Unit1 What`s your name
一年级英语Module1 unit6 Mid-Autumn Festival教案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 Small animals第五课时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1 第二课时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5 Fruit教案(1)
新起点小学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11 Toys教案
新课标小学英语第一册期末考试百词范围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Unit7 My family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1 My classroom第三课时教案
上海版牛津一年级英语教案 Unit 3 My abilities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 Unit 3 第二课时教案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5 Fruit教案(2)
牛津小学一年级英语Unit5 Fruit教案(五个课时)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4 My bag第一课时
牛津版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1 Hello教案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5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教案Unit9 Revision(3)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 unit9 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1 My classroom第一课时教案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6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Unit3 This is my mum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1My classroom 第三课时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 Small animals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1 Period 1
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 Small animals第三课时教案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4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