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接触雅思考试的考生,常常会出现面对提问无言以对的境况;虽然考生知道需要回答问题,可往往只说一个单词就算是对问题的回答了。这种考生往往被戏称为口蹦单词族。目前,只能口蹦单词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取得满意成绩的主要障碍之一,笔者将在本文中分析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成因
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口蹦单词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二点。一是学生基础很差,除了个别单词之外确实说不出什么别的话来,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对于此种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恶补基础。可以从《新概念英语》等经典英语教材中选择短文进行背诵,培养语感,以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
但是大多数只能口蹦单词的学生英语基础都还不错,因此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雅思考试并没有足够的理解。如果考生能顺利通过畏惧心理关、苛求完美关、实际操作关三大难关,口蹦单词族必将成为雅思考场上的高手。
二、解决方案:过三关
第一关:畏惧心理关
参加雅思考试的学生大都对口语考试有着畏惧心理。有些学生是因为本身基础就很普通,加上道听途说,认为雅思考试很难;而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因为过去虽然学了很久英语,但很少练习口语,因此对口语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因此,解决口蹦单词问题的第一关就是要打破学生对口语考试的畏惧心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让学生听或看过去学生练习口语的音频或视频,视频可以在朗阁官网上看到,让学生亲自体验到雅思口语不过如此而已。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在听到或者看到跟他们一样的学生说出来的口语后,畏惧心理就自然解除,也就敢开口多说一些,部分学生的口蹦单词问题在这里就解决了。
第二关:苛求完美关
但更多的学生依然对口语考试的要求有些偏差认识,总希望做到完美,因此不敢开口说,继续顽固的坚持着口蹦单词的道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研究雅思口语的评分标准。
就以口语6分的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标准为例。雅思口语评分标准的public version中的标准如下:
uses a mix of simple and complex structures, but with limited flexibility
may make frequent mistakes with complex structures, though these rarely cause comprehension problems
读者如果注意到其中用黑体字突出的部分,就可以明确知道,口语中语法项目的6分标准,不但不要求学生说出完美的句子,甚至容忍考生犯较多的错误。
即使是口语7分的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标准,也是容许学生犯错的。Public version中给出的标准如下:
uses a range of complex structures with some flexibility
frequently produces error-free sentences, though some grammatical mistakes persist
读者应该能继续注意到黑体字突出的部分。口语能得7分已经是较为流利的使用者了,但评分标准依然明确的表示,考生可以犯错。
由以上可见,雅思口语并不需要学生把英语学到完美的地步;事实上,只需要足够好的程度即可。学生明确这一点后,会有更多的学生勇敢的突破只能口蹦单词的心理障碍,勇敢的开始说英语。
第三关:实际操作关
过完前面两关,大多数学生对口语考试已经有一定的信心和认识了,也会有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要在口语问题上大显身手。但这个时候,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会使得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又回到了只敢口蹦单词的老路。
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总结了两大主要方法,突破实际操作的瓶颈。
一是帮助学生养成活用词组和句子的习惯。受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影响,考生往往盲目的只背单词,这对提高口语是没有好处的。学生应以词组为基本单位,说话时尽量把上课或课外学到的词组应用进去;或者直接把学来的好词好句用到说话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的表达能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是灵活使用雅思听力真题中的tape script。听力的tape script中往往包含很多有用的词组和句子,可供学生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听听力tape script的同时,如果考生对听到的词组和句子进行模仿练习,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发音。
以上就是笔者对雅思考试中时常出现的口蹦单词现象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希望对广大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有所裨益。
朝阳区望京街道借读证审核及信息采集延时通知
习惯培养:上小学的孩子午睡习惯要改掉
北京“幼升小”跨区招生不超10%
暑假将近 莫让“零起点”成空谈
家长必读:定时就寝使孩子受益终生
2014年幼升小入学难 扎堆生宝宝后遗症
非京籍幼升小入学“史上最难”
幼小衔接新节奏:提前学 孩子才能跟得上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升小前的习惯养成
幼儿园“小学化” 高起点伤了谁?
北京市小学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适龄儿童预估不足
家长少些包办孩子才会多些快乐
教育部:中小学教学用书今年不换新教材
如何走出盲目幼升小择校“怪圈”?
周靖国:幼升小制度须体现一座城市的宽容
2014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心理:反问,问出一种习惯
重点提示:小学报名不可忽视的准备工作
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
孩子"幼升小" 家长错误观念大盘点
一张图告诉你:非京籍在北京上学有多难
北京“幼升小”周末现场审核 划片通知已贴出
北京市教委:非京籍幼升小坚持“五证”审核
幼小衔接必读: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北京幼升小划片部分小区被遗漏 多名龄儿没学上
各类小学相比较 家长们如何择校
幼小衔接必读: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幼小衔接 您和孩子准备好了吗?
家长怎样帮孩子实现精神的独立?
2014年幼升小海淀区五证暂住证时间调整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