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想,为什么口语有时不能比较流利的讲出来呢?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先用汉语的思维,从实话实说的角度来先考虑一翻,等想清楚了实际情况,再翻译成英语去回答,或者是边想边翻译。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对于英语水平不是很高的人来说,这个过程是要花掉一部分时间的,这就有构思和翻译两个步骤需要完成。而且,构思出来的汉语答案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词语或者表达方式一时难以灵活的运用,要不然就是跟本想不起来了,甚至有的时候还有时态的问题,这就使得最后的回答不理想,以至于分数比较低。考官评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流利的程度,如果象刚才我们谈到的那样,就很容易让自己的回答变得不通顺,不流畅,吞吞吐吐。自然不会有理想的分数。
总而言之,就是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回答尽量的流利,清晰,完整,准确。所以,我们现在就来为这样的目的做一些改变。
在听完考官的提问之后,不要马上就去想自己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呢?因为有可能,我是说,有可能,真实的情况会不太容易用英语来表达清晰,所以,应该在保证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想出一些比较方便自己进行回答的答案,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把自己最熟悉的相关的短语和词句组织起来,形成你的答案,而不必去考虑这个答案是否是你自己的真实的情况。
第一,你不是在法庭上说证词,不用对你自己的话负什么法律责任,没人会追究你说了些什么。
第二,你的答案是否真实,并不在考察范围之内,考官也并不知道你的情况,或者说,考官考察的是你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不是别的什么。
所以,我们就可以尽可能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优势,自己擅长使用的词句,短语,等等,进行组织,来形成一个更易于流利表达的答案。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感觉,这样做会更麻烦,那就因人而异了。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
另外再补充一点,个人认为口语中应尽量避免时间较长的停顿,即使用了不太恰当的表达方式,或者由于急于表达而犯一点小的语法错误,要好于默不做声,无言以对。换言之,实在没词了,就想到什么说什么,别太犹豫。时间不等人啊。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探讨。
中国绿发会向大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原来No还可以这么说
每天一个梨 肥胖远离你
北京拟实行“积分落户制”
新生儿止哭高招:斜托法
如何与人打交道: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
“巴黎协定”终获通过
英国新人冒雨结婚 宾客蹚水赴宴
安倍晋三官方网站遭黑客攻击
派对上的“无聊谈话”
“基础四国”敦促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承诺
虫虫玩具车:蟋蟀来当驾驶员
2015年度十大新词候选汇编
最容易说错的25句口语
2015年度十大热词候选汇编
首例“数码囤积狂”确诊 每天花五小时整理照片
听着泰勒·斯威夫特的歌,中国外卖吃起来更香
华尔街出新招:免费披萨鼓励美国人储蓄
“气候变化表现指数”出炉
令人发指的“妈咪耻辱”
“讲真”英文怎么说?
苹果推iPhone6s电池盒 延长续航至25小时
美国中产阶级崩溃:五成美国人生活贫困或在贫困边缘
默克尔当选2015《时代》年度人物
北京试行垃圾分类:扔垃圾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不爽猫”电子蜡像现身杜莎夫人蜡像馆
怎样发短信更真诚?多用感叹号吧
身边老板是否患有“错爱综合症”
年轻人多瑙河捞巨款有望自留
网购火车票“验证码”难倒旅客:点击识别所有烤鸭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