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查字典英语网 >留学英语 > 雅思英语 > 雅思英语阅读 > 雅思阅读成功经验:背景积累+思维惯势总结

雅思阅读成功经验:背景积累+思维惯势总结

发布时间:2016-02-26  编辑:查字典英语网小编

  大部分考生在准备雅思考试的过程中,将阅读部分分为若干种题型,其中标题配对题,判断正误有无题,选择题及填空题等,是考生准备阅读考试中训练的重点。

  在这几种重点题目类型中,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段落信息配对题成为几乎每次考试必考的题型,其地位取代了判断正确有无题,因此,许多考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准备这一体型上。这种准备方法固然能帮助考生找到不少应试技巧,在考场上提高解题正确率,但在正式考试时,文章涉及的内容往往五花八门,如果仅仅具备了考试技巧,而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一无所知,最终迫于时间的压力,不少考生还是会选择放弃,十分可惜。

  一般而言,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归之于两方面因素:首先,单词。单词问题是所有语言类考试必须首先克服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考生的老大难。但是,不管单词记忆方法有多少,归根到底是要通过背诵的方式将之熟记。其次,对文章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的缺乏。对于背景知识的理解,在雅思阅读的备考过程中往往会被考生所忽略。虽然,雅思出题机构明文规定,为了保持考试的公平性,雅思不涉及考察学生专业知识。但事实上,对于中国考生而言,即便有些文章并不涉及专业知识,但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应试技巧,而缺乏对诸如社会学和科学的普及性教育,从而使考生面对这些议题时感到十分慌张。而这些文章却是西方人长期接触并加以辩论的。

  本文试图以2009年上半年常考的社会学类文章和气候问题为例,介绍此类文章的背景知识,与此同时,讲解文章作者的思维惯势,以期对考生有所启发。

  首先,社会科学范畴的文章有哪些?社会科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建构与变迁。

  通过这个解释,回到《剑桥雅思系列丛书》,我们不难发现,该系列真题中有将近一半的文章与社会学沾边。比如,《剑桥雅思6》中第二套题目的第二篇文章 Greying Population Stays in the Pink ,第四套题目的第三篇《学校学生暴力问题》,《剑桥雅思5》中第一套题目的第二篇 Nature or Nurture,以及《剑桥雅思4》第四套题目的第三篇 The Problem of Scarce Resources 等均为此类范畴。对于这种文章,考生在考试时往往会感到其不知所云。

  事实上,这类的文章都是以社会科学作为文章背景,充满了批判和思辨,而其思维惯势乃是从人们不常注意的点切入,阐释自己的观点。如果加以实验,那实验结果通常与实验前所谓的专家的观点往往是大相径庭。

  举例:《剑桥雅思4》第四套题目的第三篇 The Problem of Scarce Resources 。这篇文章的前两个部分,所得到的观点是 we became aware of the obvious fact that there were limits to growth。然而,从Section C开始,作者笔锋一转,将上述观点迅速驳回, However, at exactly the same time as this new realization of the finite character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was sinking in, an awareness of a contrary kind was developing in Western societies: that people have a basic right to health-care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a proper human life。Section C开始,作者用了一个让步 However同样也表示一个转折,暗示文章的下半段其实在围绕这个 right展开议论。你看,作者真正需要表达的观点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观点。

  另外,有些文章需要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这里,我们前文所说的思维惯势又发挥了作用,记住,这样的实验往往和实验者预想的观点有所不同。比如《剑桥雅思5》中第一套题目的第二篇 Nature or Nurture?中,Milgram在对志愿教师受试着进行实验前,请教了一群精神病学专家 。专家们纷纷表示,几乎所有的受试着都不会施加超过150伏电压,预期会有4%的受试着会施加到300伏,另外,他们认为仅有最疯狂的千分之一的受试着会施加到最高450伏电压。。按照我们的思维惯势理论,受试者的做法一定与专家的预想不一致。果然,这些实验前的假设到最后统统被推翻。其实,在这篇文章中,这个实验就给文章分成了两大部分。实验后的那部分,就是文章的重点,因为既然文章的标题是 Nature or Nurture?,那么,实验后的部分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了。

  对于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除了《剑桥雅思系列》上的内容外,如果考生有时间有兴趣,建议可以多看看国外媒体的网站,比如www.bbc.co.uk , www.economist.com 等。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扫清单词的问题,其次在反复阅读后要理清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思路。

  在今年上半年的阅读考试中,频繁出现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话题,并不约而同地谈及了全球暖化。事实上,类似的文章在《剑桥雅思系列》中也出现过多次。比如,《剑桥雅思5》中第一套题目的第三篇 the Truth about the Environment 和《剑桥雅思6》中第一套题目的第三篇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uit 等。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也出现了航海日志与气候变化。对于这些话题,我们中国考生往往会感到头痛。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对这类议题非常陌生,仅有的印象也是从国内媒体上得知的,全球暖化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且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再加上作者的观点是用英文表达的,造成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手足无措。

  其实,只要试图探究1月份《欧洲高温》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基本观点便可再次验证我们的思维惯势观点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恰恰和我们平时所了解的有所不同。拿3月份的文章举例,作者列举了2005年法国的气候异常造成了人员的死亡。很多人把此问题归咎于全球暖化这是很容易被我们中国考生所了解的,因为我们平日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将自然灾害与气候变暖所关联。但事实上,目前西方的主流观点并不仅仅于此,而恰恰相反--I think we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interpret any single event as a proof of either warming or the fact that warming has stopped, he said. When scientists look at the global warming, they take into account many, many old possible available evidence. So, we cannot explain any single phenomenon by one single cause。1月10日的这篇《欧洲高温》,也正表达了这一观点我们不能因为单个的气候现象而将其简单归因于气候变暖。

  最后,从背景知识积累的角度,如果考生平日对西方主流媒体有所了解就出自2001年8月4日的Economist)便可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证明气候变暖并不是因为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在中国,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在一篇书评中提到,由于人类用温度计等仪器观测气温的时间不超过170年,所以此前的气候变化都出于间接复原,在这方面,欧洲的文献依据远不如中国,复原的精确性和代表性也不如中国,两者出现差异是完全正常的。但毫无疑问,200年前的气候变化基本上是无法用温室效应即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气温上升的理论来解释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翻译出版)

  总之,在准备雅思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单词关,其次,在反复训练解题技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于相关文章的精读来了解一类文章的背景知识。而精读的最终目的,是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思维惯势和常考观点,这样也就掌握了阅读的精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年级
不限
类别
英语教案
英语课件
英语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