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查字典英语网 > 趣味英语 > 其他 > 英语课堂随笔

英语课堂随笔

发布时间:2013-08-28  编辑:查字典英语网小编

英语课堂随笔

做为一名新教师,英语课堂随笔是我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他人的英语课堂随笔,让我少走了好多弯路,收获良多。我也把自己的些许心得,写成英语课堂随笔,与大家交流。

在我的英语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整节课变成了我一个人说、做、唱、演的舞台,尽管课堂活动设计的丰富多彩,可从学生茫然的眼神中得知这又是一场独角戏,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静下心来反思,备课的环节已经很详细了,课外资料也搜集了不少,为什么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呢?是不是我的教学主观代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了呢?后来几节成功的英语课让我找回了信心,找到了答案。我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我之所以“剥夺”学生的权利,可能有以下原因:

1、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担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每节课的教学容量大,设计的活动多,想把每个知识点都教给学生,却适得其反。实际上《牛津英语》是按照模块设计的,单元内容围绕模块主题,不同年级的模块又复现同一主题的内容,给学生创造了复现、循环、发展、提高的学习条件,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急于求成,应突出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驾驭教材,而不是被教材所束缚。

2、备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英语底子薄,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不能用教师的主观来代替一切。教师做到“导”,学生做好“演”,导与演相结合,才能让课堂“火”起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呢?针对我班的具体情况,我有几点看法:

1、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学生明白了自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持之以恒,这样其实就将学习过程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了。比如:在教“traffic light”这一课时,我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交通标志,通过字典和网络等工具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把不理解的词记录在笔记本上。课堂上,不是教师在提问,而是学生在提问老师,提问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范围,甚至有些问题也是我始料不及的,如;照相的手势标志就让我在学生面前真正做了一回“学生”。这节课的效果极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扩充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的覆盖面,教学任务也能如期完成。可见,学生有了自学的习惯和方法,就有了发现问题,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愉悦情感体验,就能对今后的学习、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基础。

2、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过程主要就是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是如何学的,如何理解语言的,如何理解语境的,如何理解交际目的的,关注学生在理解当中是否正确,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学生的体验、实践和参与、合作和交流。教学设计丰富多样,但这种丰富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会了才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才能有自信心。比如在“This is what I need.”教学中,我提问“When does the new term begin? what do you need for school?”学生通过调查,make a list ,。我没有急切地询问答案,而是问学生在调查中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哪方面的帮助。教师的关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获得轻松体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3、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无论读、背、抄写、练习、作业、测验都不作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我班的张玉同学语感特别好,模仿能力很强,喜欢阅读英语短文和演讲,但写起来却有困难,是一个 “说的比写的好”的典型例子。我尊重他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阅读方面给予他更多的关照,测验时增加阅读量和听力、口试部分,希望他能全面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以上英语课堂随笔是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它们能成为我教学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年级
不限
类别
英语教案
英语课件
英语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