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似乎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语言连同我们的文化都涂上了英文的色彩,英文连同它的文化已经悄悄侵入到我们的头脑中。国民随口说着英语,热热闹闹地过情人节、圣诞节却忽视了传统的重阳节、七夕。表面上这是现代人受西方影响,但实质上这是一种语言的扩张——英语渗透汉语语言的现象,也是“文化扩张通过语言侵入我国文化的现象。本文针对英语的文化渗透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渗透 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启示
一、英语渗透的现状
英语渗透是英美文化渗透的形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两者相辅相成。英语渗透最大的体现是在非英语国家,由于英语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应用,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各国加大英语教育力度,教授英语已经成为一大商业活动,英语以各种教学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许多不发达国家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学习先进的技术,许多国家大力提倡国民学习英语,并把英语作为重点学科列入教学计划中。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博士阶段都伴随着英语课程及相应的考试,大量的留学生通过托福、GRE考试到英美及英联邦国家读书,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将英语能力作为雇佣和升职的条件,英语甚至成为人们心目中上流社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人们对英语的狂热,直接导致各种培训机构及商家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商家加强对英语重要性的宣传,更加让英语根植到人们心里。在这个过程中,英美的文化运用语言这个媒介正涌入人们的头脑中。在英语教学中,人们单纯片面地把英语与先进、繁华的西方世界联系到一起,甚至英语被人们当成通往成功的捷径。
英语的强势地位必然造成人们心中对母语的忽视。即目的语在社会文化中被过分强调,从而忽视了母语的社会文化能力,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英美文化。
二、英语渗透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迎来了历史的崛起,在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中,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国,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数量占据世界总人口数量1/4的语言大国,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看待文化与语言在世界竞争日趋重要的今天,如何去对待英语文化渗透,汉语和传统文化的优势成了重中之重。对于英语在中国强势所引发的恐慌,应当正确对待,积极有效地接受和推广英语。显然,英语的广泛传播造成了一种恐惧心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采取抵制或清除英语的行动,这是与历史、时代相悖的,也不利于我们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生产力。所以应当正确恰当地处理英语渗透这个问题。对于来自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的语言渗透和文化侵略,我们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实力,不要沦为他们的文化消费地,我们应在国内外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和语言。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固步自封,而是要有创新地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促进,吸收精华,创造新的文化精神。
1.提高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保护意识,加强母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最基本的任务。国民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是与其他文化沟通、交流的基础。文化和语言的独立性对外部文化的侵蚀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因此在国民中建立民族文化和本民族语言保护的思想意识是解决英语渗透的根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保护汉语及提高汉语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加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母语的热爱。一个不热爱自己文化和语言的民族是悲哀的,因此只有加强国民的民族文化意识,让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语言感到自豪,汉语才可能真正得到延续和发展。
2.将英语运用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上。传播汉语和学习英语并不矛盾,汉语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语言,英语可以帮助汉语文化在国际上更好地向外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和文化。3.在国际上推广汉语文化也是我们保护母语、应对英语渗透的策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强大而独有的魅力,加之中国经济腾飞及对外交往不断增加,“汉语热已遍及全球,这是中国发挥汉语和中国文化软权力作用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与美国相似的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汉语的影响力。汉语文化虽然与英语强势的文化相比,仍处于劣势,但是我国已经积极采取措施,如2004年出台的国家汉语战略,计划5年内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人。汉语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强,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还在一些国家设立汉语等级考试,大力发展汉语志愿者计划。在东南亚地区,汉语教师达到2万人,汉语大学102所,中小学2500所,各种社会培训机构500多所[1]。积极地应对英语渗透,就是要让英语中国化的同时让汉语国际化。
4.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对其进行民族化的改造。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其包容性,这种包容可以使语言吸纳种种外来文化和相当数量的外来词,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应对英语渗透,采取更加积极的语言政策,除了大力发展正规正常的英语教育外,还可以考虑不再受英语牵制,而是相应地改造英语,创造出一种“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由于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力,中国可以在吸收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推向世界。
三、对英语教师的启示
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过程中,充当西方文化的传播者,长期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会导致学习者的思想接受英语国家文化,受到其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正确的英语教学方式是应对全球范围内英语渗透及保护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地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1.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重视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提倡在英语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反对母语在教学中的介入,理由是母语在学习中会起到负迁移,许多学习的错误是由母语干扰造成的[2]。但是随着二语理论不断地发展,证明在处理抽象概念和复杂语法规则时,适当的母语介入有助于理解。因此,纯英语的教学环境并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而在母语的帮助下起先讨论、词典使用、合作学习是会提高学习效率的[3]。因此英语教师应当看到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在传授英语及西方知识的同时,不忘将母语文化与西方文化适当融合。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英语学习者应用能力,又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会认识知识背后的价值取向,培养其对相应文化的分析判断能力。这种素养可以培养英语学习者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众多的知识中提取信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对文化的正确解读能力,使其能够正确看待母语、传统文化和英语及英美文化的关系。
2.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长期把语言单纯看作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殊不知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包含了价值取向和西方文化,它使学习者的世界观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更应当注意向学习者传达正确的文化观,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向他们传授西方文化,而且也要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当两种文化相遇时,要接纳、包容、理解。文化是平等的,要相互接受,引导学习者批判地看待西方文化。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是一种积极的语言文化互动,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汉语及其文化也以其深厚的底蕴通过吸取精华而向前发展。
四、结语
在英语学习、教学、应用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英语工作者,都应当对英语渗透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使英语和汉语、英美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在良性的人文环境中得到交流、发展和进步。
小议名词birthday的用法
比较can 和be able to
名词aunt和uncle用作称呼的两点说明
名词basketball, football, volleyball等用法小注
need和dare的区别
说说名词bed
名词ability的用法
连词的概念
would rather的用法
小小bus用法有讲究
英语集合名词用法说明
should 和ought to的区别
Water使用复数形式的若干场合
表示选择的并列结构
must表示推测的用法
使用名词attention的三点注意
had better的用法
newspaper可数吗
名词walk可数吗
英语基础语法知识介绍·名词
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用法
名词作定语的几点说明
集合名词audience的用说明
情态动词的回答方式
名词beer可数吗?
名词hair可数吗
不可数名词与可数名词的转化
情态动词的语法特征
浅谈名词的可数性及其修饰语
双重所有格的用法说明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