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查字典英语网 > 大学英语 > 考研大学英语 > 考研大学英语写作 > 2014年考研关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原因问题出路

2014年考研关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原因问题出路

发布时间:2016-03-01  编辑:查字典英语网小编

  一、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1. 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地位而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它的文化它的语言扩张传播到全世界。后来,美国文化延续英国文化的精髓,以其更加博大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底蕴继续引领世界文化。英国和美国在

  近几百年中从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经济、文化、语言。于是,学习英语,通过学习这门语言来了解英语思维和文化,成为我们无法选择的途径。

  2. 英语成为世界的普通话。高科技和高级管理在向世界传播的时候,所采用的的语言毫无疑问都是英语,这同时也展现了英语这门文字极强大的传播性能以及文化底蕴。学习英语,对我们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提炼和革新。学贯东西,纵横古今,离不开英语。于是中国近现代的大家们,比如,林语堂,梁实秋,严复,等等,都对英文有精通的掌握。我在文都的课堂上就给大家举过这个例子:当今新上任的总理李克强先生在国外基本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流利问答。中国人从政府到个人,正在积极学习英文,也毫无疑问成为世界上学习英语的第一大国。

  英语学习是国际形势的必须,是当代知识分子开阔眼界,丰富思维的重要途径。英语不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瓶颈和问题。

  1. 欧洲人基本上都统一使用了拉丁字母,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几乎都是从26个字母出发,演变成各种欧洲语言,从欧洲到印度,产生了印欧语系,印度人把英语当做官方语言,他们学习英语的速度和效率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从地理上分析,中国人学习英语具有先天的不足。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阻隔了东西方文化,使得语言的传播有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就是说,中国人学不好英语,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有些先天不足。这一点要想了解清楚,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

  2. 中国与岛国林立、阡陌想通、水路发达、彼此近在咫尺的欧洲不一样,中国东临大海,北靠西伯利亚,西边高原,南接大海,这种半山半水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一方面阻隔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欧洲人更加乐水,爱做生意;中国更加乐山,爱搞农业。中国人的思想整体不太具备开拓扩张的本性,于是自大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思想毒瘤。哥伦布麦哲伦成为殖民者的先驱,而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宣传国威,互赠礼品。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包容和宏伟,但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及其不富有侵略性---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去侵略谁,而是我们不强大自己,学习别人,不做好被侵略的准备,别人就要来爽快地侵略我们。我们名为中国,是为中心之国,中庸之国,这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同时也具备一种固步自封的特性,这同时对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包括英语语言,设置了一道思想深处的障碍。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学习英语,但因为中国英语教育的萌芽水平,以及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八股文思维,导致了我们的语言教学非常落后,教师的语言教学从整体上缺乏生动性,缺乏灵活性,师资队伍本身在发音、西方思维、教学方式上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于是一代代的僵化不断往下传播,恐怕在2050年之前都很难彻底改变我们的英语教学水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推进中国人英语学习的进程,我们应该反思问题,接触西方教育理念,从语言习得规律和理论方面革新理念并实践,尽量缩短中国语言教育的应试成分。

  三、如何学习英语?

  1.词汇。任何一门文字都代表了一种思维规律和文化底蕴。比如汉语,一个人是人,两个人是从,三个人是众,木头又长了一寸,渐渐成为一棵树。高尚的手,于是会喝彩鼓掌。英语具备类似的构词规律,虽然在具体构造方面不太一样。如M这个字母犹如一座座山,W这个字母则像弯弯延绵曲折的水,于是山叫Mountain,水叫Water,男人是Man,女人是Woman,所以,男人是山女人是水。这貌似是个巧合,但其实类似的象形英文,很多很多。又比如C这个字母犹如镰刀,t这个字母与土是通假字母,人类从学会了刀耕火种开始,文明有了革命式的进步,镰刀C在土上砍出了一个坑U,于是cut这个单词就出来了。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如果我们从语言的形状找出它的意思,从汉语的指事、会意等方面来研究英文,会有令人很惊喜的收获。当今中国词汇学界,要么用太离谱的联想法,要么用太死板的词根词缀法,还没有对英文词汇形成一个生动又活泼,智慧又严谨的构造解析。

  2. 语法。一门语言的语法如果仅仅通过研究语法书来学习,是很难让语法融入我们的血液的。看一两本语法书固然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一味学习语法理论,做大量的语法习题,只会抹杀我们对语言的兴趣。语言是灵动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不可以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一些语法规则。这里我还是要提倡一下兰大的优秀未毕业生李阳老师的句子中心论。只有我们对英语词汇的集体单位---也就是句子,有了整体的感受和把握,我们才能对英语产生宏观体会。多读篇章,带着对英语的享受,对语言意义的领悟,去大声朗读,直至不知不觉地背诵,会大大提高英语语感,使得我们在口语交际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中国人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学生会考试,但不会交际,准确地说,中国学生更善于考四六级、研究生英语考试,而一旦面临对听说有很大要求的雅思、托福,就会非常力不从心。我推荐大家学习新概念三来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语法。新三的课文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句型完美高级,研读研读,摘抄句型,背诵其中的部分句子或短文,会让你在英语语法方面取得很大的收获。如果新三学习透彻了,可以学习新概念四。新四研究透彻,对付托福雅思,甚至GRE,问题都不大了。新概念三和新概念四,从涵盖了大学英语全部核心词汇,语法,尤其是科普、文化之类的西方知识,这对我们的四六级考研阅读、雅思托福阅读,都有很大的文化背景帮助。

  3. 口语。转换思维是我们学习英语或者任何一门外语的关键。众所周知,对于语言学习,不论是写作还是口语,操练都很重要,所谓Practice makes perfect,其实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句话本身是一句陈词滥调,因为一味操练,盲目操练,也是很难学好外语的,我们应该有规律地操练,正确地操练,也就是Right practice makes perfect。转换思维是正确操练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的汉语都是成人汉语,我们的英语却是少儿英语,我们怎么可以直接用少儿英语去表述成人汉语呢?中华文明很璀璨这句话你会翻译吗?璀璨的中文你都有可能写不出来,于是我们应该讲成人汉语的璀璨转换为悠久,继续把悠久转换为很久,再联系中国文化事实,把很久转换为超过5000年的历史,也就是China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00 years。这就是思维转换的方式和途径。或许你的词汇量是有限的,但你有限的词汇量的排列组合却是无限的。一个中国大学生的词汇量难道不如一个美国的幼儿园的五岁孩童吗?为何那孩童可以说出流利英语?语言环境因素是个表面的原因,究其实质,是思维转换和文化习惯问题。

  总结:学习英语是学习一种文化,我们应该从文化、甚至哲学的高度来审视这门语言,只有当我们在宏观上了解了我们与英语世界隔绝的地理文化原因,并从思维方式入手,从微观上采取科学生动的单词记忆方式,采取潜移默化的语法学习方式,并从思维转换上入手,我们中国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并最终做到与国际语言接轨,文化接轨,经济接轨,并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让中国文化引领全世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年级
不限
类别
英语教案
英语课件
英语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