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 今天来到现场的是 两位四六级著名的辅导老师。首先请二位老师自我介绍一下。 21世纪中国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有自主学习,独立创新能力的各学科的人才,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的发展,满足我们国家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一个全国部分高校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他们的要求目的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对新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向了,而且新的教学方法为自主学习创造了大量有利的条件,新教材除了课本以外都配有自学的光盘,还有网络,课堂方便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四六级的考试必然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而发生转变,对这方面可以会讲到题型发生很大变化,一会再具体分析一下。 新旧题型变化 主持人:首先请老师解读一下新旧题型发生的变化。 马振旗:关于考试类型的变化,最主要的核心部分就是非选择性题目的增加,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变化当中,有一些形式上的变化,比如说听力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了,由过去20%增加到35%,这个在各个媒体上和自己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得到。第二取消了词汇和结构,取消了这个是不是就意味着四级以后词汇和六级都不再考了呢?大家可以看一看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是重要的一部分,无论今后的听、读、写、译都是以词汇作为基础的,比如这次在词汇方面取消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在四部分考试当中也就是写作、阅读、听力和综合这块,每部分都增加了词汇的部分,只不过都要求大家用手,用主观的方式去填写,不再是过去四选一的方式了。非选择性考题的增加,在新的改革后的题型里发现每部分里均有非选择性的考题,写作这方面过去已经有了,在听力当中的还有听写,这些由过去备考变成必考项。还有句子填空,句子测试和改错还有问答还有句子翻译,都是动手的,这些非选择性的题目增加,无疑使基础差的同学无所适从了,即使水平比较高的同学也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这部分才是四六级改革的核心部分,是由过去考应试的能力转变到现在考语言的应用能力。 主持人:刚才说词汇和结构都已经取消了,有网友问到,是不是不用背词汇呢? 吕永华:其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新四级之后,我们对词汇的要求能力反而是更加高了,我们可以从几点中可以说。首先从新给的题样中可以看出对听力词汇的难度加深了,不像过去听力词汇相对来说难度低一些,但是现在会出现比较专业领域的词汇,并且还会出现一些时事热点的词汇,这就对学员在背词汇方面的要求要提高。再其次就是对于词汇的考察,只不过是没有专门再用词汇与结构这道题来考了,但是实际上已经融入到了其他的部分。比如在完形填空里,实际上还是在考词汇与不同介词的搭配以及词组的应用,并且在阅读理解里还会出现我们称作词义题的题型。在题型里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15个填空里选出10个正确的答案。这15个词汇就要求考生对15个词义非常了解,并且要知道它怎么样使用。我们认为词汇的难度没有降反而升了。在未来新四级中加大核心词汇的背诵,大概是2500个左右,所以考生还是要花大力气把核心词汇牢牢掌握着。 词汇 主持人:有考生问到成绩报告单的问题,是形式上的变化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比如好处或者其他什么优点? 马振旗:四六级报告形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过去都是以证书,发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现在四级的形式报告采用成绩单的形式,而且四六级的考试要求与学位证书脱钩,权力被下放到各个大学里,我发现除了少数高校明确表示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脱钩,绝大多数学校对此表示沉默或者持观望态度,实际上脱钩与不脱钩与形式报告这种变化都不是根本性的变化,根本性的变化都是四六级考试所采用的形式能不能够被社会上认可,报考形式对于企业或者用人单位来讲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因为过去大家知道,证书的形式恩只能反映出你是通过是没通过,60分为基线,现在的报告形式给广大的考生们增加了难度,因为除了总分之外,还有分项的小分,就是听力、阅读、综合、写作,对于一些对外语要求比较高的比如外企、我们国家的涉外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性,对考生的各项能力能够看得更清楚一些,能够择优录取,报告形式的转变对学生、对学校有一定的影响。对学校来讲,如果要使学校的排名更靠前更有名,你会把分数定得很高,比如说500分,去年大家知道考四级的口语,考六级是425分,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声誉,有可能各个学校按照不同的形式,把分数定得更高一些。 听力 主持人:从试卷的整体情况再看一下,听力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其中长对话是一个崭新的题型,吕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吕永华:这个是考生认为相对比较难的一个方面,因为以前考题是没有的,长对话在字数上比短对话要长很多,字数在200字左右,并且加两篇长对话,长对话一共是7个问题,在内容方面,因为字数加长了,所以长对话涉及的内容更加深入,人物态度、语气,情感变化更复杂,所以不能像短对话那样依靠某个关键词就能判断主人公所说的对话的含义,并且短对话的答案一般都显而易见的,而长对话更多的是依赖于推断和按判断,尽管如此长对话还是可以准备的,因为长对话虽然长但是还是有一个中心议题,对话的双方都是围绕该中心展开话题的,我们要想做好长对话,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就是把握对话的中心思想,如何把握对话的中心思想,在这里可以给考生提供一个比较有帮助的解决方法,也就是通过场景,长对话的场景判断它可以通过他所提到的词汇刚才所提到的场景指得是人物、身份、职业,议论的问题,时间、地点等等综合的概念,如果对这些场景词汇比较了解的话,就很容易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一种氛围,这样对把握对话的发展脉络和对话情节的发展能够做到胸有成竹。除了对场景的把握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把握对话中间的关键词,也就是场景词汇,还有一些连接词体现了因果关系或者体现转折关系或者语音语调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这些在短对话当中都是多加练习的,相对来说对这方面比较容易的。下面对长对话经常涉及的几种情况做一个归类,分三大类,首先有跟学习生活相关的,比如说选课、考试、论文这些方面,更多地了解它。二是跟生活相关的,比如说出去旅游、娱乐、运动,后涉及到毕业生出去找工作,跟工作方面,比如说老板与秘书或者说推销保险的和他的顾客,涉及到工作方面的。相对来说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说还有找工作,找面试的,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对话的类型,我们可以着重地往这些方面来准备。 主持人:在平时的听力练习当中,有很多人喜欢看英文的原文大片,或者听英文歌曲,这些对听力复习的准备有没有什么帮助? 吕永华:在这里听一些英文的歌曲,英文的歌曲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时尚的词汇,口语化的,相对来说在四六级考试中出现这个词汇都还是我们在课本见到比较多的词汇,听英文歌曲可以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感觉,跟四六级考试直接的关联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去观赏一些英文电影对我们的帮助就非常大了,因为英文电影里充满了口语的词汇,通过看英文电影可以了解英美人士,比如学生来说校园里的真实的生活场景,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所以对于我们从整体把握英语对话发生的氛围有很好的帮助。 主持人:接下来一个考试比较重头就是阅读方面,出现了快速阅读形式,针对这个做一个介绍,对考生的准备提一些建议? 阅读 吕永华:快速阅读是新题型,要求考生在15分钟之内完成1200字的文章以及后面有十道题,十道题其中有7道题是判断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是没有给出来,再后面还有三个填空题,这个答案直接在原文中用原词回答就可以。从篇目和文章的设置我们感觉到考生在以后的复习阶段必须非常有意识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自己不但要快速而且要准确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应付这部分的测试。我们怎么样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呢?首先要了解快速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可以分为三个,第一个是快速的阅读,skimming,翻译成汉语就是略读,略读又称为跳读,这是专门很实用的阅读技能,你就用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就像飞机上看地面上明显标志一样,快速获得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跳过一些细节去抓住文章的大概,一般情况下一个训练有素的略读者他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三千至四千个单词,阅读的时候可以把文章大致地浏览一下,勾出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信息,运用略读技巧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般略读的目标达到我们理解这篇文章,通常达到70%到80%就可以了。我归纳一下略读的四个特点,第一个就是快速度,第二个特点是可以跳过一些不重要的内容。第三个我们不用把它充分理解,理解的水平可以降低一些。第四个我们还可以调节阅读速度,比如你感兴趣的可以慢一点读,不感兴趣的时候可以大面积地略读,这是略读的特点。第二个个技能称为scanning,翻译成汉语管它叫寻读,寻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技巧,熟练的读者善于用寻读获取信息,提高效率。寻读是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者某一项特定信息,比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其他无关的部分就可以略去不读。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准确,寻读带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我们可以不必字字句句的过目。在寻读和略读不同的地方就是读者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比如我们寻读电话号码,可以按照电话号码簿姓的顺序,这样我们了解一些基础的内容之后,很快能够找到我们所获取的信息。为了有效地进行寻读,读者应运用下列的技巧,首先要了解一下文章的段首句的内容,第二要如果有章节标题或说明的话,先要阅读文章的章节标题和说明。第三再找到一些提示词,感兴趣的提示词,所以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下面说到一下第三个技巧,也就是找到关联词,我们所谓的关联词体现到思想的逻辑关系,比如说表达因果关系的有therefore或者consequently,再比如asaresult,这是表达因果关系的。还有第二个表达并列或者递进关系的moreover或者in addition,再有第三个表达转折关系的比如说however或者but或者是yet,我们要重点把握逻辑关系,这样逻辑提示词在文章中起的效果并非仅仅是衔接文章的句子,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是在给我某种提示,告诉哪些句子是有效信息,相对重要的信息,而哪些信息是相对不重要的信息,因为在处理文章的时候,总是有一条清晰的思路的,通过这些词会非常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帮助我们选对正确的答案。所以重新规定这方面的技巧。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二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23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16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十五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14
职称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核目标与例题解析六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二十四
职称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核目标与例题解析七
职称英语综合类学习资料阅读判断练习六
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综合类C级课堂笔记阅读判断第2讲
职称英语综合类学习资料阅读判断练习三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9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十七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一
职称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核目标与例题解析二
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综合类C级课堂笔记阅读判断第1讲
职称英语解析
职称英语考试综合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十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十三
职称英语综合类学习资料阅读判断练习1
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综合类概括大意十
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综合类概括大意十一
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综合类概括大意八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六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五
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综合类C级课堂笔记阅读判断第6讲
职称英语综合类学习资料阅读判断练习二
职称英语综合类阅读理解练习题25
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综合类AB级课堂笔记概括大意一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