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我经常看到有网友自己翻译一句话,然后请其他网友评判一下,看看译文是否通顺。这些译文,我大致看了看,总的感觉是:符合英语语法规则,但中国味太重。下面我举两个小例子,请各位看看什么是中国味,以及我们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应当如何避免这种中国味。
有一个网友,将我们经理点头表示同意这句话翻译为下面第一行。这样翻译,显然是受汉语的影响,汉语中有点头,英语中就有nod,汉语中有表示,英语中就有express,等等,汉语有什么,英语也有什么,一一对应,成双成对,这是最典型的一种中国味。其实nod既可以当作不及物动词,意思是点头,也可以当作及物动词,意思是点头表示,因此,没有中国味的英语译文应当是下面第二行。
①Our manager nodded to express his approval.
②Our manager nodded approval.
我在初学英语时,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我的解决方法是:在翻译一个句子之后,把这个句子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如果是很常用、很熟悉的动词,比如come、go、have、take等,那就算了,如果是不常用、不熟悉的动词,比如nod,我就查一下《英汉词典》,看看nod在词典例句中的用法,与我自己的用法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我的用法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我就仿照词典例句的用法,将我的句子改正过来。这种方法,虽然当时要花费一点时间,但对今后正确使用英语,是有很大帮助的。
还有一个网友,将新郎新娘给他们的父母鞠躬这句话翻译为下面第一句。这句译文,如果不仔细琢磨,是看不出毛病的,它的毛病就是:在汉语中,我们习惯先说新郎,后说新娘,但在英语中,顺序正好相反,应当先说bride,后说bridegroom,因此第一句应当改写为第二句。按照汉语顺序排列英语单词,是另外一种常见的中国味,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东西、南北、老少、新旧等,在英语中应当改成西东、北南、少老、旧新等。
①Bridegroom and bride bowed to their parents.
②Bride and bridegroom bowed to their parents.
对于这种小毛病,我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法,我看只有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介绍英语小常识、小典故的书,以增加自己对英语各方面知识的了解。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4
新起点小学一年级英语教案Unit7 Fruit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1 My classroom第一课时教案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 Small animals教案
一年级英语教案Module1 unit6 Mid-Autumn Festival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ood morning 教案
上海版牛津一年级英语教案 Unit 3 My abilities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1 Period 1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1
牛津小学一年级英语Unit5 Fruit教案(五个课时)
一年级英语Module1 unit6 Mid-Autumn Festival教案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Unit 9 Revision单元分析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8 Playtime 第三课时教案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5 Fruit教案(3)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3 Colours教案(1)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2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9 Revision第二课时教案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 Unit3 period1教案
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1 第二课时
上海版牛津一年级英语教案Unit8 Playtime(总五课时)
沪教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1 My classroom第二课时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教案Unit9 Revision(3)
新课标小学英语第一册期末考试百词范围
小学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 Small animals教案1
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4 My bag第一课时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 Unit3 period2教案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6
沪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教案unit1课时5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 unit9 教案
上海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 Small animals第五课时教案
| 不限 |
| 英语教案 |
| 英语课件 |
| 英语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