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在考研英语考试的翻译题上都丢分,因为在翻译评分上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翻译的评分标准与我们口译是有很大差别的,此时就会导致我们翻译的答案不一定会被考研翻译所接受了。所以我们要应对考研翻译,就要弄明白这个规则。考研的翻译要求我们尽量直译,只要能够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就OK,下来就说说具体考研的要求和我们应对的做法:
首先就是翻译的句子扭曲了原文的意思,这个句子是不会得到分数的。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我们很容易掉进这个命题陷阱里。举个例子来讲吧!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overestimated.很多同学可能会大笔一挥,翻译成:英语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其实,这个英语句子本身就是一个歧义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方式,同时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这个句子应当标准英语的重要性,所以必须翻译成: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高估也不过分。所以,翻译不能扭曲原意,是考研翻译的基本标准。
其次就是直译文章为主要,在加上意译、句子直译和词组意译。在这个问题上要怎么说呢?到底是选择直译还是意译,我们当然要看考研要求的是什么了。考研比较注重的要求直译在加以意译。具体的说就是句子直译、词组意译。经典的语言学翻译理论说每一种语法结构都有着相对应的翻译模式。所谓句子直译,指的就是严格按照语言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行翻译,英语中的定语、主语、谓语时态和语态等,都有着严谨的对应法则,要求我们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翻译,这就是句子的直译。但是,词语词组的翻译则应当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work,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这都是考研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最后就是必须达到足够的信息覆盖率,通常为了上下文,我们采取的只加不减的原则。翻译中为了忠于原文,绝对不能减损意思的表达。例如1994年真题中有这样一个词组great man of genius,许多同学翻译成了天才或者伟人,都被酌情扣分,必须翻译成天才(的)伟人才算忠于原文。又如2001年真题中出现的doll,不能翻译成玩具,而必须翻成玩具娃娃才能得分。所以,在考研翻译中,不妨奉行只加不减原则,当然也不要加得太多份,把一句简单的I cant sleep.翻译成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就太过分了。但是,如果在文中遇到了省略句,那就必须只加不减。例如有个真题出现的这个句子:Its the farthest that the scientists can see into the past.就必须翻译成:这是科学家看到的最远的过去(的景象)。所以,为了在保证信息覆盖率的基础上,使翻译的语言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都采用了只加不减原则。
考研翻译作为一门主观试题,得分率逐年上升,体现了命题组对同学们的关心和热爱,也希望大家在考研的过程中学得充实,日有所得,不断积累,必能一鸣惊人。
秋之旅:赏景之行 也是文化之旅(2)
古人今样:2013年的莎士比亚长啥样?
历史长河中犹太人的上海方舟
国外那些与飞行有关的奇特小迷信
美国文化习俗精粹 第9期:Love of American Style美式爱情
这一天你必须娶我——闰年传说
外国人看中国:关于农历新年不得不知的11件事
盘点和老外容易发生的十大误会
克拉达戒指——最古老的爱情“魔戒”
关于圣诞的那些典故(1):耶稣降临
关于圣诞的那些典故(3):耶稣的诞生
美国文化习俗精粹 第14期:美国的州名从何而来
"名分"之争:欧洲各国自夸民族品质,英法针锋相对
普京式"平衡",玩转俄罗斯
美国人大爱而其他世界不感冒的12件事
现代西方女性的现代婚礼
美国文化习俗精粹 第11期:Eating Custom用餐习惯
感受西班牙奔牛节——要狂欢不要命的节日
伊拉克十年:慢慢复苏路
挪威明珠:奥斯陆 下一个艺术之都(1)
为陌生人买一杯温暖的待用咖啡:什么是 Suspended Coffee
感恩节圣诞夜黑色星期五 美国和巴西的天壤之别
"马迪巴"的魔力 曼德拉的魅力
腾飞梦碎:印度官僚体制让外资企业却步
爱尔兰吉尼斯黑啤酒
美国文化习俗精粹 第8期:Marriage of American Style美式婚姻
秋之旅:赏景之行 也是文化之旅(3)
关于圣诞的那些典故(2):传统习俗
索马里海盗改行 从事其他非法活动
真人版"圣诞老人"主动帮陌生人买单
| 不限 |
| 英语教案 |
| 英语课件 |
| 英语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