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听的量和级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得过程。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一定的努力和量的积累,想突破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听力练习尤其如此。由于我们日常英语学习不我们的母语那样有很好的视听学习环境。我们的英语学习环境实际上自我创建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除了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外,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努力的学习。那种英语学习可以速成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引申到听力学习的量的问题。所谓量,就是数量,具体到听力,就是tape hours,也就是您到底听了多少盘磁带,或者多少小时的语音资料。记得我们在大学时,除了每周的听力、口语课以外,还有每周的电影欣赏课等纯视听学习的课程。这种课程的积累,对于锻炼口语和听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没有严格地去计算我们到底听了多少磁带。但这种大量听的语言训练,着实为我们的语言水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练好听力,我们就必须大量的听,听各种磁带、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听各种讲座,等等。尽量地抓住机会进行听的训练。直到耳朵听得磨出茧子。
除了量的问题外,级的问题也显得非常重要。经常有人给我们写信,说自己听不懂这、听不懂那,如果没有文字的对照,简直几乎象是在听天书。这种漫无目的地听力练习,实际上并不是理想的听力练习方法。
我们提倡注意听的量和级的关系。所谓级,即等级、级别,是反映我们自己听力和英语水平的等级。如果我们连初级的听力材料都不能听懂,那么要听懂广播、看懂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像阅读要从简易读本开始读起是一个道理。所有,光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识别自己的等级,并循序渐进地、有计划地、有选择地进行听的练习。
不妨给自己测定一个级别。比如以自己的单词量来测定,或者以自己的听力水平来测定(比如选择一些材料,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然后制定一定的目标。然后结合量的理论,在每个级别上都听够一定量的语音材料,然后逐步过渡到更高一级的听力材料。这样循序渐进式的听力学习方法,容易给自己树立信心,并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
如果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级别的听力材料中,我们都能够精选一些(几篇)自己喜欢的演讲名篇、经典影片片断或者优美的英美歌曲等等进行反复模仿、背诵,直到脱口而出,那效果就更好了。这就是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
欧美文化:谁是"山姆大叔"?
咖啡文化:卡布奇诺(Cappuccino)的命名故事
海外文化:美国人眼中的道德观
念到你抓狂的英语绕口令
浅谈西方国家的禁忌Taboo in West Countries
咖啡文化:了解咖啡豆命名的依据
英国育儿账单大曝光(图)
丁克家庭之后的奈特尔家庭
入乡随俗必须知道的五个禁忌
悠然闲适尽在下午茶:下午茶的来历
大千世界:全球最恐怖的10个古堡(双语组图)
29岁美女当选英国最年轻市长(图)
值得中国孩子学习的美国孩子的四大优点
让人又敬又怕的神秘女巫
英美文化大碰撞:英美给小费 原因大不同!
菲利普亲王的搞笑语录
海外文化:传说中的吸血鬼真的存在么?
为什么喝酒前要碰杯呢?
纽约的十大绰号,你知道几个?
海外文化:关于《圣经》的十大误解(双语组图)
欧美文化:美国国旗的意义
欧美文化:趣谈中英文化中的动物之别
10个短句和老外轻松聊葡萄酒
风靡印度的"水中瑜伽" 想不想试试功效呢?
海外文化:盘点世界各地关于换牙的传统习俗
7月6号国际接吻日:今天你亲吻了吗?
享受生活中的点滴 回味柏拉图式的美好时光 (上)
欧洲十大知名犯罪小说作家
全球最动听的英文花名(图)
"南瓜节"来狂欢:恶作剧还是招待?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