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水平的提高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疯狂地抓。
硬件方面:
1. 做五一操体会饱满的元音发音
中国人说英语一般都懒得大幅度地去动嘴唇,而只是用口腔极其靠前的一小部分很不情愿地亲几个单词出来。而悦耳动听的英语应该是很夸张很饱满地嚼出来的。举个例子,发/u:/时,应该犹如你想亲的恋人就在你所在的船将要靠的岸上一般, 把你的嘴唇尽可能的往前送,毫无保留地发出一个长音;同理发/i:/时也应该尽量把嘴唇向两边咧。为了体会与练习这样的发音,建议大家平时多做五一操:把五和一用上面所说的方法夸张地,到位地发出来,并在发到位的基础上提高速度,越快越好,这是在为你将来能否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打硬件基础。
2. 有针对性的细抠发音
中国人说英语有许多发音瓶颈,说白了就是英文中有一些汉语中没有的发音音素。有一部分经过雕琢模仿是较容易改正的,如thing与sing, very与wary等。但还有一些很细小的东西阻碍了原本可以有的完美。如,pool与pull, food与foot, 还有语速快时的连读,弱读,略读等,切勿无中生有。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的同学没有系统地分清英美音的区别,只是皮毛地知道大概有一个/r/元素的不同,导致发出来的音老外听不懂,中国人听来觉得很崇洋或者做作,比如有人硬是把small发成s-more,because发成be-course. 发音能像a native speaker一样可以是天赋的模仿才能, 但更多的还是后天的留心与刻苦模仿。这些细节如果有老师的指导当然最好,没有的话就需要做下一步的工作。
3. 模仿
初始学习发音需要同时具有文本依托与音频依托。单有文本很可能造成你把原本的错误发音重复上千万遍而永远不知更正,而单有音频可能会使你印象不深,只为盲听。正确的模仿过程应该是首先找来既有文本又有音频的配套材料,但并不是所有的有声有字的都适合。这个材料要求必须是有context的,不要是900句。可以是一篇短文,一则笑话,篇幅不要太短。先把生词,不熟悉的短语表达法等查找完并学习,先过文本的语言关,之后便是没完没了地听和模仿,可以在做饭时,可以在等车时。这个模仿并非只是能把所听到的东西熟练地背下,还要求模仿它的口气,停顿,高低音。最后检验成果就是录一遍你的版本并对比。现在国外出书很多会配有audio book,多数由书的作者进行朗读。个人推荐Bill Clinton的My Life, 我至今还记得这个audio book一开始的那首音乐,紧接着是一个磁性嗓音 Random House Audio presents-My Life-by Bill Clinton-read for you by the author, 音乐渐渐退出后是Bill的Prologue: When I was a young man just out of law school and eager to get on with my life, on a whim
阅后即焚的“快照族”
跟凯特王妃学美发[1]
“回笼觉”怎么说?
你会选择“女儿职业道路”吗
社交网上的“生活直播”
伦敦时装周2015春夏流行的五大亮点元素[1]
你有“电脑失写症”吗?
呆呆萌萌是“呆萌” !
“冰桶挑战”升级版“冰书挑战”
点金成土的“棕手指”
压力太大?来点“脑轻松”
不想说话?试试只用表情交流的app
你的大一经历了freshman 15吗
你也想要个“宠物男”?
上班可以看风景的“观景隔间”
饭后一嗝,“回味”无穷!
这些东西都有了新说法
与干物女相反的“肉食女”
万人憧憬的“土豪生活”
你有“手机过度使用症”吗?
“离异多金女”为啥叫“辛迪”?
你听过“罐头笑声”吗?
“可爱回应”不只属于成年人!
办公室里的“暗香型女性”
要放假了,你的假期是“待命假日”吗?
你是“高智商控”吗?
一进办公室就得“隔间昏迷症”
告白最坏结果:“踢出朋友圈”
拿手机当道具的“演戏式通话”
你是不爱环保的“碳大脚”吗?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