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原则是:有恒,即持之以恒;有序,循序渐进;有量,要有一定数量的听力训练。
四个字:3、6、9。什么是3?就是最好每次坚持进行至少30分钟的听力练习。6呢,一个星期,即进行至少6次的听力训练。9是一个层次的听力练习,至少要听够90篇以上的数量,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训练量。
有恒的道理,就不用说了。任何学问的取得,都离不开这个道理。没有恒心,想成就一番事业是不可能的。其实,我们国家很多学英语的人何其多也,但真正学成的,比例很有限,为什么呢?除了学习方法、天份等因素外,主要是没有坚持下去。听力练习,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道理也是一样的。
有序,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适用于任何学科。只要科学地评判自己的水平,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攻克,并一步一步向前攀登。
有量的原则非常重要。过去,人们对这个量的原则重视不够,或者强调不够。尽管人们都懂得量变引起质变这个哲学道理,但真正运用在语言学习上的人却不多。实际上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但是越是浅显的道理,有时候越难让人置信。对于听力训练来说,量的原则尤其重要。很多人学英语,目标不可谓不明确、方法不可谓不得法、努力不可谓不努力,然而效果不明显。为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只是训练的量不够的缘故。这就好象是体育运动,如果你的训练量到不到教练要求的话,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获得预期的训练效果的。
量的原则的具体体现,就是我们说的四个字。每次听力训练,坚持在30分钟以上。这主要是提供一次给耳朵和大脑接收有声语言输入的刺激过程,时间长度不够,刺激不充分,效果就不好。这其中的原理,有点像有氧运动。如果你不能每次坚持30分左右、心率在一定范围内的运动量训练,则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所以,这个30分钟的量一定要坚持。可以是30分钟重复不停地听同一个内容,也可以听不同内容,长度相当于30分钟的材料,或者交错进行。总之,每次要进行至少30分钟以上的听力语言的熏陶。
那么一个星期进行多长时间的训练为好呢?起码要进行6次以上的训练,每次30分钟。这个量的训练频率,加上最好以90篇素材内容为一个量的级别的高强度训练,可以逐步使自己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做到有目标和方向,又能循序渐进,即有序,加上可数的量的配合,最终达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逐步地、适时地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层次。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魔笔
令人错愕的资讯 Muffin
中国成语故事:樵夫过梁
什么是“网络迷因”
中国成语故事:农夫得利
中国成语故事:大海之鱼
女孩间的喜欢之情 girl crush
中国成语故事:良狗取鼠
中国成语故事:一鼓作气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乘船失银盆
中国成语故事:两虎相争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魏文侯期猎
中国成语故事:田鸠见秦王
不容小觑的“蟑螂问题”
中国成语故事:子死不忧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认人为兄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偏激
无用之人 404
中国成语故事:螳螂捕蝉
一年中不吉利的日子 Egyptian Days
中国成语故事:马不千里
你知道什么是“单手食物”吗?
中国成语故事:曲高和寡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两个连环节
无处不在的“办公室怒气”
朋友间的“中间人” transition friend
中国成语故事:庄周梦蝶
那些不好拒绝的“尽责之旅”
“脑残粉”怎么说?
中国成语故事:唇齿相连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