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茂林老师谈英语学习
一、怎样练习英语的语音和语调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国际音标。英语是拼音文字,但英语的拼法与读音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其他手段才能判断一个词的读音,国际音标就是手段之一。国际音标如同汉语拼音一样,它是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发音的一种符号。熟悉了国际音标,我们就可以借助它读出每个词的发音。国际音标是不同于字母的一种符号,每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在学习音标时,应该务求读准,不要马虎。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每个词的音。有些同学常把green(绿色)念作grain(粮食),把see(看)念作say(说),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元音[i:]和双元音[ei]不能混同起来。其它的音素,也不例外。例如.有些同学把双元音[ei]和双元音[ai]分不清楚,他打算说: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today(今天我要去医院),但实际上却说成: I’m going to the hospital to die(我要去医院去死)。这种笑话就是发音不准确所造成的。要把音素的发音练得十份准确,必须借助于国际音标,因为国际音标十分精确细致,不是其它标音法所能代替的。辅音也要念得准确。例如[p]和[b]。当我们发[p]音时,我们发出的气流要强,足能吹灭一根蜡烛。当我们发[b]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试比较There are pears in the garden(果园里有梨)和There are bears in the garden(动物园里有熊)。当我们念pears时,要能吹灭蜡烛,念bears时,就不能这样要求。
其次,练习语音的最主要的方法是模仿,其他都是辅助手段。模仿的第一步是注意听,听的准才能模仿的准。不要还没有听清就急于模仿。在有教师教的情况下,注意听教师的发音。如果是自学,要注意听录音。不妨多听几遍再跟读。模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观察口形。注意看教师发音时的口形,因为口形与发音有直接的关系。可以准备一个小镜子。在模仿时,观察自己的口形与教师的口形是否一致,如果自己的口形有误.应该纠正过来。发音的毛病自己往往难于发觉,因此,要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听自己的发音,请他们评论和帮助纠正。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分属不同的系统,要注意避免用汉语的语音替代英语的语音。
再者,语调会影响意思,必须充分注意。同一句话,用升调和用降调就会表示不同的态度和情绪。例如, Please open the window(请打开窗子)。这句话若用升调就表示请求的口气,若用降调就表示一种不礼貌的下命令的口气。英语语调很复杂,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英语发音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所需时间长短的问题。试比较下列三句话:
I bought a car.(我买了一辆汽车。)
It is a car I bought.(这是我买的汽车。)
But it is a car that I bought.(但是这是我买的汽车。)
这三句话,尽管字数多少不同,但每句话都只有两个词(也就是两个音节)是重读的,其余的词都是非重读的。英语发音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重读音节的多少,而非重读音节的数目却是无关紧要的。根据这个原则,读上面三句话中的每一句话所需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因为第二句话里的非重读音节It’s,和第三句话里的非重读音节But,it is和 that,都应以很快的速度轻轻带过,而着重突出两个重读音节car和bought。这样,上面三句话中的每一句话都只包含两个单位。读每一句话里的两个单位所需时间的长短是相等的。掌握了这个原则,我们就能学会英语的轻重分明的语调,就能正确地念出英语抑扬顿挫的节奏。以便用英语充分地、完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情。
以上所说的都是有关怎样练习英语语音和语调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准确的语音、语调是记单词的基础,是进行朗读的基础,也是训练理解,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
享受生活中的点滴 回味柏拉图式的美好时光 (上)
海外文化:包含西方文化的英文短句
文化矫正:你对美国的又7个误会
海外文化:盘点世界各地关于换牙的传统习俗
大千世界:全球最恐怖的10个古堡(双语组图)
中西交融:我们正在被"可口可乐化"吗?
美国人厌恶的十大不文明行为
异域采风:英国的下午茶和6点茶
菲利普亲王的搞笑语录
中华文化:这是怎样不同的中国龙
海外文化:你知道拍卖的四种形式吗?
中国文化博览:中华民俗之从初一到十五都该干什么?
中国文化博览:中华民俗之元宵节的起源与佛教有关?
海外文化:盘点海外8幅最佳反歧视公益海报
享受生活中的点滴 回味柏拉图式的美好时光 (下)
中国文化博览:中华民俗之元宵节的三个传说
海外文化:漫话英国人的饮茶风俗
咖啡文化:康宝蓝意式咖啡
海外文化:圣诞老人的传说
海外文化:美国人眼中的道德观
海外文化:传说中的吸血鬼真的存在么?
异域采风:英语文化中的幸运符(双语组图)
五花八门的美式派对,你知道吗?
中国文化博览:中华民俗之扫尘守岁
辞旧迎新:美国各地奇怪的跨年方式
海外文化:剖析伊朗和美国婚俗差异
7月6号国际接吻日:今天你亲吻了吗?
海外文化:去了英国,不可错过的10道有趣的美食
中国文化博览:中华民俗之龙子的传说
芝加哥的别名,你知道多少?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