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查字典英语网 > 趣味英语 > 其他 > 论如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化“新课程标准”

论如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化“新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3-02-04  编辑:查字典英语网小编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基础教学之中。其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取代了曾经长期使用的“教学大纲”,其科学的理念与精神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贯彻与实施,这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历史比较短,乡村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城乡英语教学条件存在明显差距,这都为新课程标准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带来了不小的障碍与问题。所以说,在现有农村英语教学条件下,如何深化实施新课程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充足的教师资源是践行“基本理念”的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秉持了一系列基本理念,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性;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等。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人的传输与实践,这里的人显然是小学英语教师。所以,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实施及其效果。然而,当前我国乡村小学英语教师资源相对匮乏,能力素质有待提高,而且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这些都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的瓶颈。

首先,我国现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大都不是“专职”英语教师,而是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教师兼任英语老师,或者是聘请临时性的带课教师来担任英语教学任务。

其次,目前在农村小学中,由于教室等基础设施的有限,班级人数相对较多,这就不利于教师实现只有在小班教学中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普片存在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担任三个年级老师的状况。

“注重素质教育”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然而,教师数量与素质的现状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实行。“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性”的理念则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的基础上的,但是,农村小学大班教学的现实和一个教师负责多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也让重视学生主体性与个体差异性的教学理念流于空文。同时,“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需要班级里每个同学的参与,这也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根据其自身情况做出独特评价,这同样是困难的。所以,在当前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做好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

首先,对于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这支非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指导与培训,并且帮助这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职业态度,在外部协助与自身努力的配合下提高这支教师队伍的英语教学能力与素质。

其次,利用公开招聘等方式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通过选拔专职英语教师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第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这些关于增加教室、教师交流的制度与措施,必然会缓解因教室数量有限导致的大班教学现状与教师数量不足状况。

二 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内容标准”实现的保障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基础之上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总体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对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比如,语言技能一级目标(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的内容标准对“听做”、“玩演”、“读写”、“视听”四个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要求。

其实,内容标准的实施与总体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而且,这样的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因素,比如融洽的师生关系,活泼有序的课堂氛围,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等等。但是,内容标准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却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一整套学校、教室硬件设施基础上的,没有一些必要的配套设备则无法进行科学、生动的课堂教学。例如,英语教学所需的各种卡片与实物道具,教学音频材料与多媒体设备等。

其次,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脱节,老师与学生没有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这样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最终不可能通过参与课堂学习而真正体验到英语的乐趣。

第三,课堂教学形成了单一的模式,很多农村教师还运用着老一套的老师在讲台上领读、领写,而学生们在下面跟读、跟写课堂教学方式,这也是导致上述师生关系脱节的原因之一。而且,一名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生动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第四,不少农村小学对于英语教学不够重视,不能够保证每周充足的教学时间与固定的上课次数,学校里英语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改变这种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必须加大对农村小学资金与人员上的支持力度,置购各种基本的教学用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装备多媒体设备。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并且结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解决。

首先,英语教师都应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积极性,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英语,亲近英语。同时,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其次,在上述良好班级教学氛围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如充分利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形成“玩演”与“视听”的多重结合,最终目的就是让英语教学科学有效。

第三,小学英语应该“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3一6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6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得到保证,“内容标准”才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

三 “形成性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核心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谓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性评价的进行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学生对各种评价方式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农村小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遇到了习惯势力的阻碍。

首先,由于大多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不是英语专业出身,这些临时转岗或者代课的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评价方法,他们习惯性地将考试分数作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手段。很明显,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是日常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手段的单一化,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多样化与灵活性相违背。

其次,农村小学有一个客观情况,即其教师与学生绝大多数是长期成长与生活在农村的环境中。于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都不习惯在公共场合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不善于与其他人进行合作与沟通。显然,这些不利于形成一个适合完成“形成性评价”的氛围与环境。

第三,“形成性评价”的实现,不仅仅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努力合作,而且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但是,虽然现在农村孩子的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在他们的观念中还多少有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后就不用怎么管了,觉得教育孩子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再就是有的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即使想好好配合学校的评价工作,有时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农村小学英语的“形成性评价”障碍比较多,但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挖掘其潜力,争取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科学性。

首先,教师在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学习“形成性评价”相关内容,深化认识其科学的评价理念。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之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为了“形成性评价”方式的顺利实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努力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做”,营造一个有利于展示学生能力与风采的舞台。

其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争取让“形成性评价”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这方面学校与英语教师都要承担起这个任务。其中,学校在这方面主要起协调作用,关键还是英语教师应该主动通过家庭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学生家长配合,从而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加强与学生的不同形式的交流,最终目的就是评价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激励,肯定学生的进步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结语

虽然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处于关键的语言启蒙时期,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要做好这个关乎学生一生的基础性教学工作,在小学英语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评价,都离不开完备的教学设施和一批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当然,我们必须切实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深化落实其先进思想,坚定不移地将新课程改革进行下去。只有做到这些,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才能够不断进步,最终取得质的飞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年级
不限
类别
英语教案
英语课件
英语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