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1 空气的成分和用途
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 主要用途
氮气
①制氮肥和硝酸的原料;
②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氧气
①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②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和宇航等都要用到氧气
0.94% ①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②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温馨提示】(1)空气中各成分含量表示的都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中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考点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空气污染物 有害气体、烟尘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工厂排放的废气;③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
空气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等_______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____,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
【温馨提示】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SO2和氮氧化物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和O3等。
考点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的物理性质
物质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氧气(O2)
【温馨提示】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固态氧是淡蓝色的雪花状的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
物质(颜
色、状态)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红热的
木炭 ①在空气中红热,②在氧气中______,③放出_____,④生成使澄清石灰水_____的气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放热
红磷(暗红色
固体)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放出大量的热
硫(____色固体)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火焰,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火焰,③放热,④有______气味的气体生成
细铁丝(____色固体) ①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离火变冷,②在氧气中___________,生成____色固体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其特点是放热但不发光,如______、_______等。
4.氧气的用途:_______和_________。
考点4 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
氯酸钾
过氧化氢
2.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液氧,它属于_____变化。
3.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_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和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温馨提示】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并且加入催化剂也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考点5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项目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由__________以上的物质生成______物质的反应 由_______反应物生成________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表达式 A+B+……→AB…… AB……→A+B+……
举例 CO2+H2OH2CO3 2H2O22H2O+O2↑
考点6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宏观 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微观 由_______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由_______________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联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命题点1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2017·安徽)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思路点拨:燃烧植物秸秆浪费资源且对环境、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吸入细颗粒物威胁人体的健康,人类利用化学知识能进行环境监测并对环境起保护作用,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015·本溪)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面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燃煤火力发电
C.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2.(2015·兰州)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命题点2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015·安徽)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研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___。
【深入研究】
(4)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猜想2:________起催化作用;
猜想3:________起催化作用;
……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思路点拨:(1)过氧化氢溶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重要药品,分解得到氧气。(2)催化剂的效果,就是看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快慢。(3)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主要利用气压原理,要产生压强差,先要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由于注射器活塞是可以移动的,不太适合采用加热法,可以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产生压强差,观察松开手一会后看活塞是否能回到原位。(4)FeCl3溶液中的成分有Fe3+、Cl-、H2O,设计实验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是有无Fe3+来验证猜想1。
本题考察了H2O2分解反应,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化学反应快慢的比较方法,解答此题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对比时,要注意实验的控制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015·台州)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MnO2在此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________(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命题点3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2015·大庆)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C.高炉炼铁原理
Fe2O3+3CO2Fe+3CO2 复分解反应
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思路点拨:铁丝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选项B是错误的;高炉炼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选项C错误;铁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应该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选项D错误。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双交换价不变”。
4.(2015·揭阳)如下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2015·益阳)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CaO+ H2O=== Ca(OH)2 化合反应
C 2Fe+ 6HCl=== 2FeCl3+ 3H2↑ 置换反应
D SO3+ 2NaOH=== Na2SO4+ H2O 复分解反应
命题点4 纯净物与混合物
(2015·娄底)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思路点拨:图A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图B是由三种分子构成;图C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图D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6.(2015·临沂)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氯酸钾
B.石灰水
C.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7.(2015·宜宾)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实验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
原理 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得集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1)检查____________;(2)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再把水以上的部分分成五等份做上记号;(3)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塞紧瓶塞;(4)待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实验
现象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________,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瓶内液面以上容积的________
实验
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误差
分析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数等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大于1/5的原因:①止水夹没有夹紧或没有夹止水夹;②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速度过慢,没有快速塞紧橡皮塞
注意
事项 不能用硫、木炭、铁、镁条等代替红磷,因为硫、木炭燃烧生成气体,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若用木炭、硫代替红磷,可把水换成NaOH溶液,实验也能成功
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________。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小明用配置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更接近。推测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须是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为了彻底消耗尽里面的氧气要求红磷必须足量;点燃红磷后要求快速插入瓶内塞紧塞子;排除温度使气体压强增大的影响,等温度降到室温的情况下再打开弹簧夹;若用木炭随着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少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测得数据不准;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接触面使反应更加的充分,消耗的氧气更加彻底,测得数据更加准确。
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暖宝宝中的铁粉与水和空气中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物质缓慢氧化会放出热量,氯化钠的作用是加速铁粉氧化,更快地放出热量。
(5)甲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其中一种原因)。
(6)小明同学对甲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实验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
药品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反应
原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简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①查;
②装:先放入固态药品,再放入液态药品;
③定;
④收
收集
方法 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检验
气体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_______,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处,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2017·安徽)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制氧气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代号)。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水和图中的其他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根据液态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a常用于固定试管、漏斗等仪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因为氧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采用液封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从反应物的状态、气体的物理性质思考;收集纯净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干燥的气体用排空气法;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要打破常规,装置中有长颈漏斗(敞口),所以要把长颈漏斗液封,才能检查其他部位的气密性。
(5)若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将装置B产生的氧气通过干燥装置后再与________(填“C”“D”或“E”)相连。
(6)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B.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一、选择题
1.(2015·广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2.(2015·荆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纯净的食盐水
C.pH= 7的溶液
D.四氧化三铁
3.(2015· 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D.红磷
4.(2015·桂林)关于反应2KClO32KCl+3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B.MnO2的质量随着反应减少
C.MnO2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
D.MnO2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5.(2015·成都)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
6.(2014·重庆B卷)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7.(2015·宜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8.(2014·广州)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9.(2014·温州)1774年,科学家拉瓦锡加热氧化汞产生气体,后来该气体被命名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则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2015·莱芜)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实验室中用该装置盛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二、填空题
11.(2015·巴中)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3)指出装置B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除用装置C和D收集氧气外,还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将E装置装满水来收集该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气体。
12.(2015·遵义)某化学实验小组用两种方法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方法一:如图A所示进行。
(1)写出图A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星同学对该实验提出质疑:木炭在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降低,参加反应的木炭与氧气的质量之比在________范围,生成的CO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
方法二:如图B所示进行。
(1)写出图B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定数据如下:(集气瓶的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mL 30 21 19 22 15 20
分析实验数据,第2、3、4、6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第5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5·菏泽)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 ,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 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支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材料名称 无 苹果 土豆
实验现象 反应速率 很慢 稍快 较快
产生气泡 很少 比1中多 较多
复燃情况 不复燃 复燃
很快复燃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 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 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3
实验结论
【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氧气与不同物质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4.(2015·安庆二模)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3)小红想利用A装置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此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一种材料是__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
如果G处装稀盐酸,F处放少量锌粒,则加热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微型”装置具有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5·安庆一模)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文不小心把硫酸铁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铁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 、Fe3+),小文想知道硫酸铁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文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实验产生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________不起催化作用。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铁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证明硫酸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硫酸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华通过实验发现,硫酸铁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常温下,他在a,b,c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5%过氧化氢的溶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各滴2滴5%、10%、20%的硫酸铁溶液。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产生的氧气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请你观察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所得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请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2015·蚌埠六校联考)实验室常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O2+2H2O===4NaOH+O2↑,试计算:15.6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
参考答案
考点解读
考点1 78% 21% 稀有气体 0.03%
考点2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清洁能源
考点3 1.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2.②发出白光 ③热量 ④变浑浊 C+O2CO2 白烟 4P+5O22P2O5 黄 ①淡蓝色 ②蓝紫色 ④刺激性 S+O2SO2 银白 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 3Fe+2O2Fe3O4 比较活泼 3.动植物呼吸 钢铁生锈 4.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考点4 1.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物理 3.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考点5 两种或两种 另一种 一种 两种或两种
考点6 两种或多种物质 一种物质 不同种 同种
各个击破
例1 C
题组训练 1.C 2.A
例2 (1)2H2O22H2O+O2↑ (2)两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松开手一会后若活塞又回到原位,则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时间 (4)氯离子(Cl-) 水分子(H2O)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5%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FeCl3和HCl溶液,观察现象 若加入FeCl3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更快,则猜想1成立;否则,不能证明猜想1成立(需要进一步探究)
题组训练 3.(1)2H2O22H2O+O2↑ 催化 (2)H2O2的用量越多,产生的氧气越多 (3)C
例3 A
题组训练 4.C 5.B
例4 B
题组训练 6.B 7.A
实验突破
实验1 4P+5O22P2O5 装置的气密性 白烟 1/5 1/5
例5 (1)C (2)CO (3)增大发热剂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广口瓶内氧气消耗更充分
拓展训练 (5)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6)操作简便,无污染(或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等合理即可)
实验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木条复燃 集气瓶口
例6 (1)物理 (2)铁架台 (3)A和C(或E)或B和C(或E) (4)将B和C相连的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拓展训练 (5)E (6)BC
整合集训
1.A 2.D 3.B 4.B 5.A 6.A 7.C 8.A 9.B 10.C 11.(1)2H2O22H2O+O2↑ (2)A (3)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4)b
12.(1)2NaOH+CO2===Na2CO3+H2O (2)大于3∶8 (1)4P+5O22P2O5 (2)20% 红磷用量不足(或没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红磷一停止燃烧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气密性不好,实验时导管内未先充满水等)
13.苹果、土豆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但催化效果不同或土豆催化效果较好(或者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S+O2SO2 14.(1)水槽 (2)B (3)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4)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节约药品(或反应时间短) 15.(1)H2O分子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3)SO (4)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5)2H2O22H2O+O2↑ (6)①硫酸铁溶液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硫酸铁溶液的浓度不会影响最终产生的氧气质量 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变大(合理即可)
16.设生成O2的质量为x。
2Na2O2+2H2O===4NaOH+O2↑
156
32
15.6 g
x
= x=3.2 g
答:15.6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可以生成3.2 g氧气。
2013年9月公共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答案
2016年公共英语考试四级写作模版汇总
2010年9月公共英语三级考试(pets3)试题答案
2010年9月公共英语三级答案
2015下半年内蒙古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06年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口试真题
各地2015下半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2015下半年北京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5下半年辽宁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5下半年江苏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05年1月英语三级考试A卷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四川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历年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作文真题
2015下半年浙江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5下半年山东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5下半年安徽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5下半年湖北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公共英语考试三级(pets)口语真题卷
2004年3月公共英语考试三级笔试真题及答案
2004年9月公共英语三级笔试真题参考答案
2015年11月公共英语五级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05年1月9号英语三级B卷真题含参考答案
2015下半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03年9月公共英语考试三级笔试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山西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08年3月全国公共英语五级考试真题
2011年9月公共英语4级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5下半年河北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5下半年天津公共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10年9月公共英语三级考试(pets)试题答案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