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高村中学初中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阶段性总结
一、新课导入时的有效提问
在上新课时,如何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事。这点想必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深有体会。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从而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呢?
例如在教unit4时,在教学单词TV时,我采取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Who’s that man?? (Ss: Yao Ming.)
2、Can you see him in a math book? (Ss: No.)
3、Where can you see him??
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说:We can see him on TV..
通过让学生说说他们会在哪里看到篮球明星姚明,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TV这个单词的教学。这样,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TV这个单词。
二、激发性练习的有效提问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所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个别差生,在提问中,教师要优先照顾,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学生应答完毕,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再充分肯定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题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的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得体验,又指明努力方向。
运用采访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由第一名学生拿起话筒问第二名学生,第二名学生问第三名学生,依次类推,熟练掌握句型“What time is it?”。要求组内每位学生的回答,说得既快又准确的组获胜。通过集体问答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强化句型的运用能力。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句型,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过渡处的有效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通过过渡处的有效提问,使得教学环节紧接相扣,不仅训练了听力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激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使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然而专家研究表明:现在中小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只有56%,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更不容乐观。只有在教师有效提问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踊跃,“厌学”、“拒答”、“乱答”现象明显减少,教师用词贴切、语言规范、表达简洁、启发性强,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同时师生关系和谐,教师能创造良好课堂气氛,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了高涨的学习积极性,相应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学习英语地点状语从句的四个要点
可用于引导状语从句的“六类名词”
if与whether的10点区别
方式状语从句
语法考题考查but的四个热点
or的用法归纳
并列连词词组的用法
比较so和 such
英语连词用法归纳
表示一…就…的结构
比较while, when, as
in case用作连词的用法
结果状语从句
英语基础语法——并列句
and的五种用法
原因状语从句
because与because of的用法比较
带有until状语从句的主句谓语有何特点
比较until和till
as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谓语特点
because, since, as, for的用法区别
条件状语从句
引导比较状语从句的常用关联词
连词for表示原因时的四个“不能”
连词so的用法
关于where从句的一道易错题
although一定不能与but搭配吗
but的用法说明
地点状语从句
让步状语从句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