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听到儿子宋智兴考上了最难考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专业研究生,我激动得流出了泪水。十几年的艰辛,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
从小我跟儿子交流只说英语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把孩子从护士手中抱过来时,就说了我做父亲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Hello!从此,我基本不和孩子说汉语。每做一件事,都用英语去表达。让他在接触这个世界时是用英语感知的。
在我看来,英语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交际语言,从一学习就要采取以应用的方式让孩子接触英语。这样的过程,会使孩子形成用英语思维的方式来建立语言体系与思维。不要用英汉互译的方式去学习英语。也不要担心孩子不会翻译。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与汉语国家的文化与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两者对同一事物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这样,先理解英语的内涵,融通这门语言的文化,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
由于我是自学英语,有很多的语言和词汇都不会,我就查字典,问老师,到处寻求帮助。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和我交流就是用英语,和别人交流就是汉语。儿子在快3岁时就能听懂英语故事了。每天晚上睡前我都要讲几个英语故事他才能入睡。早晨不讲英语故事他就不起来。他4岁就能和美国人在一起聊天。5岁时就看过了几部英语电影。
他第一次接触外国人是在我工作的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当时还是上世纪90年代。儿子小时候特别怕生,不愿意跟陌生人讲话,我们走在街上时他特别害怕见到外国人,因为我总会竭力劝他去跟外国人攀谈,但他很不愿意。最后,迫于我的巴掌,他只得硬着头皮上去说Hello。
认识久了,儿子就跟他们一起上街玩。那些外国人大部分还是女性。一次儿子陪她们去大学附近的商业街买东西,一路上都是儿子在翻译,具体买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只是整条街的个体户们都从摊位探出头来看他们。那些外国人讨价还价,儿子也懵懵懂懂地给他们翻译,傻乎乎、没心眼儿地中立。
在这些外国人将要离开中国的前两天,儿子跟他们一起去了兆麟公园,当时还赶上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纪念活动,公园里摆着一个林则徐的大雕像。儿子看得很高兴,还给外国人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这个历史事件。
小学四年级就过了大学英语四级
6岁时,儿子已经看过了几十本英语故事书。第一个故事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语电影也看过了几十部。他从来没有想到过那是在学习。他是在兴趣中,在向往中,也在娱乐中。我只是把英语书、英语电影碟买回来,他就能看到。自己就去看。对他来说,那就是玩。我从来没告诉过他,你应该看什么。
当他8岁的时候就对英语长篇小说感兴趣了,几乎几天就能把一本世界名著读完。我不断地买书、买碟以满足他对知识不断增长的需求。《动物世界》、《海洋世界》、《英语百科大全书》不仅使他英语水平提高得飞快,还使他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这样,孩子小学三年级时就看过了大学英语版的语言学,阅读了英语版的英语国家概况。
平时我们的日常活动就是用英语交流。他的英语体系的形成,是伴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形成的。这样形成的英语能力,是后天用汉语指导着学习、用汉语翻译着学习、用学习英语语法的方式去学习的人没法比拟的。前者达到了英语作为母语的境界。后者无论你怎样的努力,学的都是外语。
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儿子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考试。四级他过了,但是六级没过。问题出在作文上。当时他的汉语水平是:请以我最钦佩的人为题材写一篇300字的作文。六级考试的作文是请以英文就大学生该不该自己掏学费写一篇作文。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怎么能明白上大学要交学费是什么概念呢?儿子的六级作文基本没有得分。
中学时儿子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同时通过了国家三级翻译等级证书的考试。这些考试,他从来没准备过,都是真正的能力。就是考试前几十分钟还在看小说,临出门前还在看电影。孩子所形成的对阅读的爱好,使他的知识面逐渐扩大。接触过他的人都感觉到他的知识面很宽,他所感兴趣的领域也很广,并且有一定的深度。
本科是俄语专业却考上最难考的北外高翻的研究生
考大学时,儿子在高中的总成绩并不高,似乎总也抓不住窍门儿。正好一所学校来黑龙江进行小语种提前批次的招生。两个语种,韩语和俄语。儿子选择了俄语。他到北京考试。结果成绩出来了,黑龙江第一,全国第八。
到了大学,儿子发现自己对语言的声音、声调、语调特别敏感。刚开始老师教俄语字母表,后来教基本单词,再后来教基本句型,都是侧重发音,他学得最好。可是后来,老师又走老一套应试教育的路线,通过语法教俄语;到了大二,又全力以赴围绕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教课,儿子特别不适应。等考完了专业四级,他就迷茫了:自己的俄语已经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成了班级的中游水平,同学们提起儿子依然说:他发音特别好。仅此而已。
从大二下到大三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儿子跟美国留学生同住了一年,又去社会实践,还在当时学校教务处的一个项目里教本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俄语的时间进一步被挤压,最终他就放弃了。即便如此,他的俄语也不是最差的。但是他经常拿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俄语水平相比,想按照学英语的方式学俄语,可是环境不允许。
大四时,明确自己并不喜欢俄语,在一个喜欢的英语老师的鼓励下,儿子决定报考北外高翻专业的研究生。
接下来在不到半年里,儿子平均每天也就学习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是看政治。因为他觉得英语没什么好看的。儿子跑到中关村图书大厦,想买一本练习册。看看专业八级,觉得简单;看看GRE,觉得有点儿偏。就让店员给推荐了一堆书,最后连博士生考试的书都有。儿子都说,太简单。店员都无语了。儿子也就不买了,光看北外指定的考研教材。
初试成绩下来那天,儿子奔向隔壁寝室跟哥们儿爆料:过了。哥们儿一听就震惊了:就你还能考上!你吊儿郎当不学习,我去找你竟然发现你在打游戏,竟然能考上!儿子说:对啊,我看到分数线后第一反应是没天理啦!皇天负有心人啊!!
复试成绩出来那天,北外查询网站显示,儿子考上了公费研究生。
很多人学习英语,都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语言环境,甚至把孩子送到国外。那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要耗费很多人力。
儿子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情:在国内,一样可以把英语学好。我引导孩子用英语思维去感知世界、去接触外部事物。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英语也就自然成为他的一种具有母语性质的语言工具,就像自身的肢体一样运用自如。英语对他来说,已经不是外语了。
怎样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怎样看待大学生做业余兼职
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家长应该看孩子的日记吗
怎样看待业余时间宅家里
为啥图书馆限制使用移动手机
有关姣好的外表比能力更重要吗
介绍尝试新事物的优点
有关校园讲座
怎样看待越来越多的人饲养另类宠物
北大招生将实行校长推荐制
学生依赖参考书的利弊与自己的看法
作文结尾展望未来充满信心的8个英语句型
怎样看待大学生失业问题
流行低碳生活
介绍学生出勤水平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的年度费用出现变化原因
给出原因万能句型35句
有关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
有关大学应该降低标准照收名人学生吗
如何看待校园涂鸦现象
我们应该到海外追回流失文物吗
传统教学和立体教学的互补性
介绍一封道歉信
方言在电影中电视剧中怎样恰当使用
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16个句型
介绍大学去上课是必须的吗
介绍是否应该帮助陌生人
怎样建设节约型校园
怎样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