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能来我们学校就是人生的幸福。
北京某初中校长,曾在开学典礼上这样说道。台下迎接他检阅的,都是刚刚度过小升初的学生和家长们这场战争的获胜者。
他们之中,既有正面战场的集团军、武艺高强的特种兵,还有躲在大后方、穿着防弹衣的太子军。
一切,都是为了幸福而战。
坑里的厮杀
作为主力军,正面迎敌的坑班生数量众多,伤亡惨重。
坑班,即优质初中为选拔优秀生源,自办或与教育机构合办的培训班,面向小学生,考试主要以奥数为主。在坑班中成绩优良者,可以绕过公开的电脑派位,率先被录取。在北京,这条路径并不合法,但畅行无阻多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我们一年级开始学奥数,已经学了五年。王辉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这位家住海淀的老北京,本是个慢性子。提前参战,是大环境生生逼出来的。
儿子今年五年级,所在学区片儿里,有几所优质中学。
但刚升小学的第一学期,班上就有不少同学报了奥数班。一些信息灵通的家长告诉王辉据小道消息,好学校的电脑派位名额极为有限,别指望了。进坑班占个名额,通过考试选拔才是王道。奥数班,则是为进入坑班打基础的预备役。
王辉沉不住气随了大溜儿,开始带儿子学奥数。
他至今记得首次上课的场景。某培训机构小课堂的头三排,一帮丫头小子或好奇或迷茫地听老师滔滔不绝。倒数后三排,是一帮中年人正刷刷做笔记,都是陪读的家长。王辉也像模像样听了一阵,只感觉头晕脑胀,差点打起瞌睡:我是学艺术的,简直是听天书。 有了自知之明,他此后都站在楼道里等了。
随后的两年,奥数就成了周末和假期的必修课,大家都在学,停一个星期,就会被落在后面。
他坦言,自己还不算负责任的。某些家长会准备几个粉笔头,一旦孩子课上走神或打瞌睡,便扔过去,百发百中。一个孩子学得不太好,她母亲会从教室一直跟到厕所里,唠叨学习成绩的问题。
好在儿子的成绩基本能维持在奥数班前两名的水平。三年级的时候,为提前适应小升初的节奏,他托关系让孩子旁听了一所牛校的坑班课,并和五年级学生一块考试。
成绩惨不忍睹。他回忆,没关系,先找找感觉,发现差距再提升。
他开始加量,儿子还同时上两个奥数班和两个班。我们只是一般水平,同时学六七个班的比比皆是。
在论坛里,他曾看到曾有网友发帖抱怨:一年里为小升初支出了近3万元,占坑用的1万5基本上白花了。随后引得一大家长集体晒账本:有花10万的,15万的,还有20万的,大部分都超出家庭收入的一半,还有超过80%的。
知足吧!你还没进入正式节奏呢。有家长留言道。
五年级时,战斗打响。家长们成了劳模。
上课的时候孩子打个喷嚏,家长能知道是感冒还是粉尘刺激,抽纸、擤鼻涕然后扔进纸篓,一气呵成,孩子根本不用动,继续听讲。
一个牛孩次次考第一名,他妈妈说是孩子聪明,没怎么操心。后来王辉才知道,该牛孩每天睡前要做60道数学题。而另一个孩子,平日里学习成绩特别好,某次发挥失常,不满意的母亲在班上当众打了他。此后,那孩子一到大考就说脑袋疼,窝在家里不去考试。
拼刺刀的同时,一场情报站也暗地里进行。因为教委的禁坑令,今年的很多坑班都更为隐蔽了。
有个家长,报班的时候逢人便反复地强调,自家孩子基础不好,跟祥林嫂似的,可每次都考得名列前茅。另一位家长对外宣称只报了一个班,可王辉又在另一个坑班里看见她,对方这才尴尬地说了实情:从去年九月到现在,孩子天天晚上学到12点。
你去看吧,这些孩子们身材要么就瘦得跟竹竿似的,那是累的;要不就特别胖,天天吃完了就坐着学半天。王辉说,就为了拼一个十分之一甚至更小的几率,上一个牛校。这位父亲打包票,现在坑班里,100个学生有20%身心健康就不错了。
以前,儿子的理想是科学家,现在想法变了。我以后想当奥数老师,一年能赚个几百万。他告诉父亲。
火力全开
马琳的儿子,走得是全面发展路线。
孩子暑假后升入六年级,正天天在家上学而思的奥数网校。有个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复反曾推荐过一个一对一的教程,1000课时18万8千元,吓了她一跳,没敢报。
去年八月份全市禁奥,她就把一些奥数班停了,让孩子自学杯赛的教程和试卷。她印象深刻的是,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基本得写满足足一张A4纸。
四年级的时候,孩子凭自学拿过奥赛学而思杯和迎春杯的二等奖,还完成了剑桥英语等多个英语考级(乐加乐英语),但这位母亲认为这样的成绩还难算拔尖。
她手中还有其他底牌。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孩子就学手风琴,拿过市级比赛幼儿组的二等奖。启蒙老师是北京市手风琴协会会长,曾在08奥运、60年国庆现场进行表演。后来又请首师大和戏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做过指导。现在孩子手风琴到了业余七级水平,但目前想通过一些学校的特长生考试,还有点悬。
在北京,如果孩子有文艺、体育的特长,可以通过特长生这个路径,优先被好学校录取。
孩子二年级开始学围棋,7月份参加了每天半天的围棋集训,刚刚去外地参围棋升段赛,拿下了四段。
有很多冲段少年,单独请老师,一小时1000块,2000块一节课玩儿似的。她说。为了提升水平,他们观摩过几位国际知名围棋名家的教学过程。但孩子告诉他,太深奥,很难听懂了。她听说,有个拿下马晓春道场第一名的牛孩,后来跟他爸爸说:我学不下去了,我脑袋疼。这位父亲心疼不已,放弃了围棋这条路,转而进了坑班。还有一个进了区乒乓球体育队的孩子告诉父母,教练要求,每天必须练到鞋里能倒汗水来才行。
马琳还惦记着另一条路推优。在北京,小学可以推荐优秀学生优先到好初中就读。
儿子是小广播站的播音员,还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班主任和校领导都赞不绝口。马琳经常找班主任聊聊天,对方也觉得,孩子推优升入名校的机会很大。但这条路却并不顺畅。两年前,儿子在滑雪的时候摔伤,腿骨折了。休养一个半月后才杵着拐去上课。不到半年,体重从58斤猛增至100多斤。四年级的时候,本来板上钉钉的市三好生,因为身高体重比不合格,没评上。
我们都把目标定在北大附了,但人家至少得两年都是三好生才行。马琳说。
为了体育达标,儿子开始了强化锻炼。马琳先是找了个老教练教儿子羽毛球。后来觉得量安排得太小,又换了年轻的职业级教练。每周练两个小时。她还让儿子去校田径队,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每天练长跑和短跑。一年半的时间,男孩从一个大胖子变成了壮小伙。五年级的三好生,有把握了。
现在为了保险起见,马琳正带着儿子跑遍海淀区,准备报几个合适的坑班。我们也不会放弃考杯赛,高思杯、巨人杯、巨人龙杯、学而思杯,都要再考一考。在北京,这些民间教育机构组织的比赛,如果能拿到名次,也可能被优秀中学优先录取。
有两个同事的孩子刚刚升入北大附和清华附。跟他们一块玩的时候,儿子总会含蓄地绕几个弯子,最后把话题落到升学上来:你们能升进去,都拿了什么奖和证书啊?
这个性格内向的男孩,曾经豪言长大后要当工程师和律师。现在再提这个问题,他有些糊涂了:唉,不知道。
被户籍拖累的小升初
爸爸妈妈都得在北京工作,你如果不好好学,就把你送回吉林老家。李伟曾这样告诉儿子。
四年前,孩子小学毕业在即。石景山区一所离家较近的区重点,拒绝招收孩子。反复说好话,并交了一笔两万多元的自愿捐资助学费后,对方才松口:看他的学业成绩吧,成绩不行还是不收。为此,李伟才说出这番话逼孩子复习。儿子从小长在北京,没离开过父母,听罢一脸恐惧。回想起来,李伟觉得自己很残忍。
北京已开放小升初同城待遇近三年时间,从政策上讲,非京籍小学生可以和京籍生同样享有推优、特长和大派位等入学方式。但他们小升初的道路上,依然立着一堵无形的墙。您还是别报我们的班了。在一个坑班的报名现场,一位老师听问李燕的孩子是非京籍,态度马上变了。这一幕让这位母亲耿耿于怀:没有任何解释,就拒绝了。
她跟一位教育机构的老师聊到这件事,对方分析:这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初中部,是要为高中部输送优秀生源的。北京异地政策还没出时间表,孩子又是山东户籍,即使招了进来,占用了学校的资源,最后却无法体现在高考成绩单和录取率上。她同事的孩子,当年因为同样的问题被很多名校拒绝。但是一所西城区的重点初中看重孩子的成绩,录取了。原因很简单,这所中学只是单纯的初中,没有高中。遇到相同情况的还有耿明。
三年前,女儿正面临小升初,成绩不错。他给女儿报了家附近十一学校的坑班。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孩子多次抽测成绩稳定在前8名,最后一考考了第5。按常理,这个成绩是铁定被十一录取的。他说。可等来等去,也没接到录取电话。他和妻子去询问才得知,女儿落选了。招生老师的理由却很委婉:孩子的成绩够了,但户籍条件,不太符合我们的培养标准。而女儿一个北京籍的玩伴儿,考到20名开外,早就被录取了。异地高考的禁锢,已经延伸到小升初的领域。
思忖再三,尽管万般不舍,我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了。在某个非京籍小升初QQ群里,一家长这样说道,与其在北京当炮灰,不如回老家上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我们的孩子又不比别人差。
坐山观虎斗
孩子还小,我不想让他受那么大遭罪。康惠说。儿子在中关村某所牛小就读,眼看就升入五年级了。在此前的四年里,也报过不少课外班:游泳班、轮滑班、健身班还有演讲口才班。唯一的一个奥数班,是孩子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学,主动要求报的。她从来没没给儿子报坑班。可能我是那种不到节骨眼,就不着急的人吧。她告诉记者。她有资格不着急,她和丈夫都在一家高尔夫培训公司工作,丈夫是公司的老总。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能结识不少有资源的人。她还有个小女儿,面临幼升小。她正考虑安排到北京小学或者崇文小学,这两所小学都是寄宿制,是北京有名的好小学。当年因为同样的原因,她把女儿送进了蓝天幼儿园。工作很忙,她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每天接送孩子的路上。
儿子幼升小时,她也托了关系,唯一让她感到有点小紧张的,是面试。在招生老师简单地跟孩子聊了聊天,最后问了到数学题。1个西瓜=2个菠萝,1个菠萝=2个苹果,问,2个西瓜=几个苹果。儿子吭哧吭哧掰着手指头算了好一阵,才说出了答案。有了幼升小的经验,小升初她也不紧不慢,打算寒假再着手去办。人大附的孩子有那么牛么?她反问道。身边几个朋友的孩子,都在人大附和北大附读书,但都不是考进去的。她认为,关系生不一定比坑班上来的孩子差。几个朋友的孩子去了人大附以后,半个学期就追到班上中游了。你看现在很多歌手,底子不错,就是不红,但一上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平台,不很快就火了么!她相信自己的关系能搞定小升初。用她的话说,自己就是小升初战争的旁观者。
在E度小升初论坛里,有一些五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被迫要成为小升初的旁观者。
我们孩子到现在还没着落。五六年级是两年三好,但现在只能去2类的学校(也没把握),或参加大排位。我们现在是继续向西城的区重点使劲,还是现在想办法复读。请各位高人指点。一位母亲发帖求助。想请教如果电脑派位结果不理想,能否让孩子再复读一年。原来的小学还能收吗?一位孩子没有特长,没有被推优,也不打算上民办学校,只能等电脑派位的家长问出同样的话题。这两个帖子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复读一年上牛校的几率大,有人说,小学就复读,是拿孩子的一生开玩笑。
看,又疯了一个。有人见怪不怪。
编辑推荐:
北京小升初家长最关心的关键词
乐加乐英语小学六年级招生简章
gmat数学常见解题思想
gmat数学备考之数据充分性解析
GMAT数学备考之常见问题小结
如何应对GMAT数学难题
GMAT数学考试短期如何取得51分
GMAT数学满分的备考原则
gmat数学学习技巧之基本概念
gmat数学备考之圆形排列和条形排列
冲击GMAT数学满分的10个要点
关于GMAT数学备考的经验分享
gmat数学考试必备五法
gmat数学备考如何高效节省时间
短时间提高gmat数学成绩的秘密
gmat数学精解之算术
GMAT数学考试满分原则
GMAT数学词汇收集,几何计量单位
GMAT数学备考心得
GMAT数学备考策略三步曲
gmat数学140道真题(2)
GMAT数学考试中必用的代数词汇小结
GMAT数学词汇收集,代数数列方程等
实现GMAT数学考试高分的八个步骤
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如何应对GMAT数学考试
gmat数学140道真题(1)
文科生如何拿下GMAT数学考试
GMAT数学经典题库(二)
gmat考试常见数学难题的解题方法
gmat数学考什么
GMAT数学考试中的公理有哪些
GMAT数学拿高分把握这五大方法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