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前复习新视角
很多考生已经厌倦甚至腻烦了传统意义上的按照各题型分别复习四、六级的方法,并且发现按传统方式来复习四、六级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各部分之间的严重脱节。由此导致考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对于任何一个部分都无法深入领会以致考试失败。笔者通过此文旨在给考生提供一个性价比较高,且能一举多得的方式来面对四、六级的复习迎考工作。
背单词: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从初、高中的语法学习向大学的词汇积累的过渡是绝大多数中国考生觉得最无从适应的。乃至GRE考试,也无外乎就是一个词汇量的考察。所以说背单词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取得高分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首先,非充分三个字就足以让中国考生颇有坑爹的感受不背过不了,背了也未必能过。其实,通过简单的分析,考生不难发现背单词,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式的背单词对于听力的提高微乎其微。因为即使认识该单词,在考试中无法通过发音辨识,或反应迟钝的现象比比皆是。再者,中国式的背单词对于完型填空、翻译等部分的提高也几乎没有什么太显著的效果。因为四个选项往往是近义词汇,需要考生辨别其意义或使用方法上微妙的区别,而这通常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单词背诵过程来实现的。最后,背单词对写作的帮助也颇有局限。因为单词即使背了也未必会拼,即使会拼也未必会用,即使会用考试临场往往想不到用,所以不认识、想不到、不敢用就成了多数考生在写作中运用的词汇基本依然局限于初、高中词汇水平的三大主要原因。
理解了以上分析后,并不意味着绝望,而是明了了背单词的本质目的和实用效果--提高阅读。因为只有阅读中对单词的要求是认知级别的,而不是运用级别的,而且阅读只要求考生看到英文单词能尽快反应中文意思即可。甚至可以说,即使出现长难句的语法现象,一句话单词如果都认识,基本意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虽然未必完全精确。所以考生在选择背诵用的词汇手册的时候,只需要单词和意思即可,至多加个词性,以免有时候仅依赖意思会产生混淆的情况。多余的内容只会使考生分心,且无所适从。特别厚的、内容特别充实的词汇手册只适合查阅,即为传统意义上的参考书,而并不适合背诵。
其次,遗忘如梦魇般困扰着众多伤不起的考生,而即使不遗忘也居然是基于方位记忆的前提下的:很多考生只能记得单词在页面上的大致位置、单词上下分别是什么单词,而在考卷上出现单独单词时,除了依稀有背过的印象就一无所有了。这与人类大脑认知世界的逻辑性有关,换言之,现在多数词汇手册的逻辑性就是A-Z的顺序逻辑,这其实只是作为工具书的逻辑而不是背诵词汇的逻辑。
明确了这一概念后,考生应该能理解背诵用的词汇手册最好能意群分类,这样方便词以类记,符合人类思维逻辑,且不易忘记,因为所有词汇都能数字化。
这也就是早期GRE教学中的所谓四大挥霍者之类的概念的来由。如果辅以图片那会更好地适应中国考生的视觉记忆方法。以人体词汇为例:绘一人体,在其各部分标注英语词汇和中文示意;并将人体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数字化,比如头部5词、颈部2词、上身8词、下肢等,这样考生随意可以巩固,并发现那个单词自己有淡忘征兆,即使复习巩固。笔者通过对考生的研究发现,问及好吃一词,中国考生普遍第一个能想到的词汇就是delicious,随之,方能想到类似 tasty,yummy等词,甚至有的考生在别的同学提到才恍然大悟自己曾经学过这些词汇。这绝不是考生本身的问题,试想delicious以字母d开头,tasty以字母t开头,yummy以字母y开头,游离在一本词汇手册相去甚远的三个角落中,能联想到一起才叫奇怪。
但若我们的词汇手册能将表示好吃、美味等词归类在同一页上,一目了然,既方便考生记忆三大美味,又能瞬间进行同义词替换,这样无论对于阅读、听力题的选项的同意替换或是对于写作中词汇多样性都是一个不错的准备。背单词的同时还顺便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词汇能力,岂不是一举多得?
综合以上几点,背单词是以提高阅读为主要目的的词汇认知过程,所以只需要考生针对高频词汇能看到英文说出中文即可,如果对词汇手册细加挑选,还能同时提高考生的写作词汇多样性、阅读或听力中对词汇的反应速度,事半功倍。既然是必要条件,不得不做,当然附带所得是越多越好。值得一提的是,在俞敏洪老师所编写的红宝书系列词汇手册中,有众多选择,可以满足以上所提到的各类需求。
模仿加听写:正确的方法
我们不妨从分值高低来提高一下复习的性价比:四、六级考试中分值最大的两个部分无外乎听力和阅读,各占35%。所以从极限角度来考虑,如果考生能在这两个部分得到近乎满分的分数的情况下,其实剩下两部分即使分数极低也能通过考试。有了词汇量阅读基本问题就不大了,当然,如果能辅以精确定位和长难句分析的专项练习,定会有十足的把握,但既然本文只涉及性价比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就不在本文中另作赘述了。考生听力的问题就成了第二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听力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考生的发音与所听到的发音有较大出入。试想为什么我们去一些城市很难理解当地方言,同样是中国人,同样是中国话,写下来也没区别。听不懂的唯一解释就是发音不同。
有考生发现即使经过长期跟读,效果依然不甚理想,纠其原因不妨试想:难道跟着对方读几遍就能和对方发音一致么?其实大脑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先思考对方说了什么,如果有难词,定当会思考这个词的含义,以及可能是什么词汇,而当我们考虑到对方语音、语调、语速现象时基本已经印象全无,而且这还是我们不怎么能违背的潜意识行为。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步骤来完善:
1、发音的把握。
纠正发音可以采取听一句,读一句,对一句的方式,但注意,在读的时候不能看原文,读完一句后才能与原文校对。这样做不是为了纠正发音,而是为了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比如所读:I like his dog.跟读I like this dog.则说明自己对HIS这个单词的发音把握不到位,此时应该将自己跟读错误的内容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再将所有自己发音上有问题的部分标记出来之后,针对这些部分再听原文,并且将这些部分与自己的发音比较,标记出与自己发音不同的地方--语音、语调、语速层面。语音指单词中每个字母在句子中时的发音状况,语调指的是抑扬顿挫,而语速则指因语速带来的发音改变,比如连读、失爆、击穿、弱化、重音等问题。这些均可用相应的符号表达出来。
2、自读。
当将自己有问题的部分均标记完之后,切勿操之过急地进行跟读练习。而应该根据自己标注的记号进行自读。然后自我评价发音是否到位。当然,有同学说:我自己发音都不到位,如何能客观地自我评价?其实,虽然很多中国学生的发音并不到位,但毕竟接触老外也不少了,所以对评价他人发音方面,中国人应该是很有自信的。所以固然很多学生的发音比较糟糕,但要能客观评价某种发音是否地道,却是完全不在话下的。而且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则更客观,因为自己心里最清楚自己有没有自欺欺人,而且对自己也没必要自欺。
3、检验。
当觉得自己每个部分都发音比较到位时,可以脱离原稿地再从头到尾听一遍,找出自己仍然无法理解的部分,重新标记。然后确定下是词组、词汇、句式问题还是发音问题,从而重复第1、2、3步,直至从听的层面上来说能全部解决。
4、跟读。
至此,听力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口语也八九不离十了,最后别忘了跟读几遍,培养下整体语感,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5、巩固。
学习就是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所以巩固固然重要,巩固时只要略微跟读几遍之前的内容即可,无需再重复1~4步。当然,同时也勿忘知新。
满足以上几点条件后,考生在听力上的素质问题基本就能解决,但有的考生在单独听一个单词或句子的情况下,的确可以理解得比较到位,但听文章或长对话时,却很不给力。究其原因,通常是该考生反应速度较慢。这在阅读中也有类似情况,反应慢而素质尚可的考生往往为了做对一篇文章而牺牲大量时间,不是无法做对,而是时间不够,这已经可以通过上文所描述的背单词的方法进行弥补。但是对于听力而言,只有一次机会,不像阅读可以反复推敲其含义,所以提高反应能力在听力中势必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笔者推荐考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反应能力的提升:
1、 中文复述:
如果基础较为薄弱,可以先进行句子练习,但并不推荐从词汇开始,因为很多词汇本身有多个含义,不在篇章中无法体现其意思本身,另外,即使单个词汇不认识,从篇章中能推测其含义也是在理解层面上可以接受的。如果基础较好,可以篇章为单位进行。
方法非常简单,在听完一句/一个篇章之后,用中文对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将复述内容书写下来。如此重复3-5次,以信息补全的方式进行完善。5遍之后与原文意义进行匹配与比较。通过该练习可以增加短期记忆能力,并对把握主要大意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而与此同时,可以发现自己对于哪些词或词组尚不熟练,从而针对性地解决。能较好完成这一步的同学,往往在听力考试选择题型的考察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对段落的基本内容可以把握到位。
2、 英文复述:
方法同上,唯一的区别是在同样的时间内,以英语复述形式来书写,这练习了同学的瞬时翻译能力,在以后工作中,对英语信息的采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能使同学了解到自己的互译薄弱点:有时将一句英语句子的意思用中文表达下来并不很难,但却会发现,要翻回到英语却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同学习惯了英译中的思维模式,而很多词或词组无法实际运用,只能在看到后知道意思,却无法在自己的语言中成为积极词汇或词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这个练习来发现。最后,在书写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的语法问题、词汇拼写问题等顺带存在的小问题。
3、 原文听写:
方法于之上类似,但要求能按原文一字一句写下,这对于英语能力较差,但词汇拼写过关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帖良药。因为有的同学通常很难听懂原文内容,但却能一一将词写对,这在应付考试方面和信息采集方面却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该练习能对自己不熟悉的词汇和词组一一把握,因为要求是原文听写,所以限制了词汇与词组的运用。另外对速记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显而易见。但原文听写不适宜用过长的篇章,毕竟人的短暂记忆能力有限,所以过长的文章要求逐字相同听写不符合人类本身的特质。
由于篇章所限,笔者仅在本文中论述了短期提高四、六级性价比最高的两项任务:一是如何通过理性选择词汇手册来提高背单词的效率,并顺便同时辅助提高写作能力;二是如何通过合理运用听、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听力的综合能力。要做什么其实考生都明白,只是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好,在方法上本文意在为考生指明方向,为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满意成绩提供一臂之力。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十四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二十六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34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33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50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十一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三十三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十七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29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23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37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二十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二十九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36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二十三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45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42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十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十五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三十二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26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5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十二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40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四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43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27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十六
2012考研阅读资料经典美文24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训练八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