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问起我你英语是怎么学的?之时,我都会一时语塞,因为说实话,对我而言,学习英语从来就没有什么太多的秘诀。对我来说,学习英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非得要为这个过程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称,我会引用那句老子先生的至理明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在我看来,英语学习贵在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说天天抱着厚厚的各种颜色的宝书猛背一气就能达到的。这样学习词汇,充其量只能短时间应付考试,而且其应付的质量也是不能保证的,考完之后一周内再翻开词汇书,你会发现那些单词们十有八九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认为,真正的积累是在平时有心的收集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实现的。 现在的我们,比起n年前需要在天麻麻亮时摆弄半天收音机只为收听几分钟加上了各种电子音效的VOA的前辈们相比,真是幸福太多了。传统的BBC、VOA走下神坛,在网上唾手可得;各种各样的美剧、英剧乱花渐欲迷人眼Time、 The Economist、Readers Digest等等原版杂志也不再可望不可即。总之,现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资料真是空前的丰富。 然而,资料的丰富并不意味着积累的丰富。有人会将硬盘塞满各种各样的资料,但很大程度只是为了塞满而塞满,并没有真正利用起这些资源来。在我看来,积累丰富与否不在于资料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将有限的资料充分地利用起来。听VOA或BBC时,就要尽量听懂每句话,每个词,即使是不懂的词也要凭着语音,在Google上挖地三尺,将它们捉拿归案,而不是拿着VOA、BBC作为你另类的背景音乐,或是作为我在学英语的安慰剂。看美剧时,就要弄懂每一句台词,注意里面优美而生动的表达,灵活而地道的搭配,流畅而有致的语音,而不是对着绚丽的特效目瞪口呆或是对着帅锅霉女垂涎三尺一场就过去了。读原版杂志时,就要挑出一篇来,仔细地研读,弄清行文脉络,主旨,逻辑关系,查清所有令你不爽的钉子词汇,并将它们收藏到你的知识库中,让它们成为你学习英语的自信之源与臭屁的筹码。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去看电视剧,看杂志,岂不是太跟自己过不去了,也忒累得慌了。我要声明一点,这种积累方法并不是说必须要全面开花。老实说,如果每次都这样的话确实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降低学习的乐趣。我的建议是对于那些少数优秀的资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House、Desperate Housewives等台词较多,比较有哲理与深意的美剧,标准语速的VOA、BBC等听力材料以及权威杂志的部分文章,可以将其分而食之,品味并消化。而对于诸如Prison Break、Heroes等以动作为卖点的美剧或是其他并不是太有营养的材料,可以以相对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当然,这并不是说从这些材料中学不到东西,其实只要你有心,再不起眼的材料也可以挖掘出闪光点来。 当你将这种积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在面对满眼生词的长篇累牍时多了一点从容,听着叽里呱啦的台词时少了一点迷惑,抬头看英语这颗天际的明星时少了一点距离。如果你能在积累中发现乐趣,激发出自己的热情,使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并一以贯之时,你会发现某一天,你已经站在九层甚至n层高的通天之塔上,可以去触碰那星星的光辉了!假以时日,你定能摘下这颗明星,让它点亮你前方的路!
难道这真的并非如她所愿吗?
寓言故事:彩虹的颜色
同样的年纪却因音乐而不同
这就是你应该选择斯坦福的理由
3个小细节,带你加入世界环保大军
真正的成长,从不取决于年龄
和父母一起吃饭的青少年会身体竟会更健康?
大千世界,因每个个体而精彩
为何马里亚纳海沟成为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两大音乐才子的创作碰撞:求同存异
音乐界的巾帼,亦不让须眉
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吗?
美丽,与胖瘦并无关系
作家应付最后截稿日的秘密
从一而终的“渔夫”or半路“上岗”的渔夫
和小女孩儿的谈话技巧,你知道多少
英国女王的城堡:温莎城堡
潸然泪下,急救室里的求婚
迪斯尼帝国的缔造者:沃尔特·迪斯尼
歪果仁的挑战记,美国女孩的中餐体验
活出自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成功更是幸福
这份母亲节礼物的价格:无价
时间,不止需要我们珍惜,更值得我们敬畏
令家长倍感困惑的语言变化
告别剩饭剩菜,教你如何做出新花样
足够特别的假期:鲁滨逊式假期
令人厌恶的粗鲁的伴奏者
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埋没的才华
世界品牌zara创始人的传奇一生
为了梦想而努力,何乐而不为?
| 不限 |
| 英语教案 |
| 英语课件 |
| 英语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