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的简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都采用GMAT考试成绩来评估申请入学者是否适合于在商业、经济和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决定是否录取。许多申请研究生的同学都希望能有一个漂亮的成绩,顺利到达理想的学府,下面将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个GMAT考生的机考策略分析。 当你学习抛煎饼时,你需要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接触那种心灵状态,那种心灵状态能给予你完善的力量、完美的控制和超然的勇气。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你往空中抛煎饼,在它绝妙地落在锅里之前,注视片刻。--朱津宁《美国厚黑学》 这是某日某地最后一次按下YES键之前,突然想起白大侠的一句话:人生有两大无法超越的恐惧,一是死亡,二是奋斗后的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看到分数那一瞬间的感觉是:水平正常发挥,奇迹未能出现。 作文 两篇都不是偏题,是比较好写但也没什么发挥余地的那种。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抽象一些的题目,比如孩子自尊还是自律,教育替代血统成为划分阶层的标志等。这样的题目可以挖掘,可以拓展,写起来比较过瘾。可惜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那个什么公司是应该依赖专家还是雇员提建议的,只能就事论事,而且我一直最不喜欢举例论证。只好八股套式,每篇各写5段约480字,留3分钟检查。 数学 我是文科出身,数学是最弱的一项,所以考前一直如临大敌。但今天实践证明数学比想象中要简单。第一题是白痴题,第二题费了些工夫,差点选错,最后将5个选项分别代入,逐个排除,才做出来。后面就都很顺利了,不过DS陷阱真的不少,请大家注意要选C前一定想清楚B。我预想的PACE是60-40-20,但实战中还是快于这个节奏,最后提前十分钟作完。 语文 1)出题顺序: 1语法,2逻辑(加强),3-5阅读,6逻辑,7-9阅读,第12题是全划线,最后一篇阅读出现在35-37,后面还有一道全划线,40逻辑,41语法。 2) PACE: 考前预想的是60-40-20,实战中因为总担心会出现选项不好区分的情况,前面做的太快了。做完第10题还剩58分钟,到第30题时还剩28分钟!这时提醒自己放慢速度,最后提前4分钟做完,后悔不已。 3)各部分难度: 逻辑:完成句子4道,加强3道,假设1道,结论1道,削弱(二人对话式驳第二人),好象还有,想不起来了。逻辑是语文部分中最简单的,题干的逻辑关系很清晰,虽然有点长,但选项基本上都是一眼就能认出正确答案的。从头至尾逻辑没有给我制造任何麻烦。 阅读:45-45-70-40,分别讲妇女运动、广告、劳动力成本、生物分类。文章本身不难,细节定位不困难,但有的主题题选项不好区分。我因为前面做的过快,没有仔细辨别,可能有错。时间掌握是短文章6分钟,长文章8分钟。我做阅读和逻辑基本上都是吃LSAT的老底,下面会详细解释。 语法:恐怕主要错在这了。我认为语法的难点在于:当我们掌握了各种原则之后,发现每一个选项都只能满足部分原则怎么办?每一个选项都不完美的情况下,哪一条规则应该优先保证?我遇到了好几道这样的题,只能在划定可能答案的范围后凭语感做出艰难的选择。 机考策略分析及个人之经验教训 机考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亲自去考试成为与完整真题接触的唯一途径。机考是8分实力加2分运气的考试。别人的经验只能是零散的,更何况个人基础、实力、心理素质都不一样,现场的题目难度变化、时间的控制、速度与准确率之间的矛盾成为最为重要却又难以言传的体验。机考因此成为无法准备充分的考试,导致很多人有实力却发挥不出来而不得不重考,不知道这是否是ETS赚钱的一种策略? 关于模考软件的误导性:对于数学部分,模考软件有较强的参考性。但语文部分除KAPLAN以外都似乎太简单了,有些逻辑和语法出题思路好象也值得商榷。有人说模考软件只能用来练PACE,可事实是如果题目本身难度有差距PACE当然不会一样。做模考时因为时间充裕,题目常常想两遍,可在实战中这样肯定做不完。 所以建议做模考时要求自己提前做完,PR语文部分一定要提前10分钟做完。我认为PACE应该落实到每一道题的速度上,因此在冲刺阶段一定要追求绝对的速度。建议用笔考题的电子版(前提是笔考题不太熟),其中每套题VERBAL有57道,强迫自己75分钟做完。我就是这样做的,结果考场上想慢都慢不下来。当然这也牺牲了一些正确率,但两害相较取其轻,宁可快些,错也是点缀着错且错在难题,不至于时间不够而连着错甚至连简单的题也错掉。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PACE。老师所建议PACE不见得适合每个人。我在做数学时,前10题要求自己15分钟作完,原因是前面的题比较简单,我必须为可能出现的难题留出时间。虽然最后担心的没有成为现实,但这一策略还是正确的。 具体策略: 数学:笔考题和费费讲义做了N遍,直至确信万无一失才敢去考试。我最怕的是数与数比大小的那种DS题,总是想不全,要么代进几个数后算完了又忘了为什么代这几个数。还有凡是选E的题心里一概没底,总觉得是自己太笨没算出来。总之数学没有什么发言权。 语法:读懂句子(明白它到底想说什么),抓住主干,注意句子重心的保持(很重要,今天有几道题是从这个角度出的),修饰语的位置,逻辑主语,代词指代,习惯搭配都考到了。语法中我的弱点是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区别,此类题几乎从来做不对,今天幸好没有出现。我认为GMAT的各种题型中,语法和DS是最有水平的,而语法又是学起来很实用的。GMAT语法+LSAT阅读=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阅读:我用的是LSAT的那套方法(其实就是没有技巧),一口气不跳不省把文章读完并一遍读懂(3-4分钟),每题1分钟,选项竖着读。限制单篇阅读的时间,短6分钟,长8分钟,这样4篇阅读共耗时26分钟。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累,而且最怕走神。总之,我的阅读方法就是:快速阅读+短时记忆。头脑空白,全神贯注是最为重要的。 逻辑:读问题-读文章-PREDICT答案方向-认出答案。假设题优先找带否定词的答案(就是NOT+削弱);削弱题引入他因、有A无B、否定结论等。我最不喜欢做加强题,我对这种题缺乏精确的感觉,不能一眼认出答案,有时按假设做,有时按解释矛盾做,有时是无A无B,最讨厌的是事实加强。GMAT与LSAT的逻辑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区别。后者重视精确与速度,而前者考察在基本的逻辑思维基础上排除似是而非答案的能力。这也许是因为两者考察对象的不同吧,一个律师更需要一针见血,一位管理者更需要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挑选一个最佳方案。 作文:我在考前把ISSUE题库看了一遍,ARGUMENT没看。我认为作文能最为真实地反映人的思想深度和语言水平,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对于象我这样的PART TIMER,其准备可以适可而止。 小建议 1)模考一定要写作文。如果不写作文,实际上只concentrate了2.5小时,而写作文要用3.5小时。如果平时模考不写作文,考试时在VERBAL 20题左右会很累。 2)考场的空调开的很大。我自认体质好,在整个考试中一直着短裙、光着脚踩着地毯,结果考完就病了,现在正头痛欲裂,请务必吸取教训!如果图舒服,还是套上一双棉袜吧! 3)建议中间休息时把耳塞摘掉,否则感觉就跟没休息一样 以上就是这位同学给出的经验总结。希望所有参加GMAT考试的同学都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
六年级英语强调句的用法
初中英语祈使句用法小结与练习
初中英语介词by用法练习题
初中英语强调句型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初中英语祈使句结构
英语介词by的用法
英语强调句型的常见用法
初中英语反意疑问句的用法
介词短语做后置定语的用法
小学英语介词的用法
初中英语反意疑问句的特殊句型
小学英语反意疑问句练习题及答案
暑假作业本五年级英语答案
初中英语感叹句练习题
感叹句中what与how的用法与区别
初中英语时间介词的用法
介词to与介词for的区别
高中英语强调句用法小结
小学六年级英语祈使句结构用法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2013小学五年级英语暑假作业本答案
初中英语否定祈使句的用法
暑假作业本五年级下册答案
初中英语祈使句的用法
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本英语标准答案
高中英语祈使句用法小结
初中英语介词用法
初中英语感叹句的结构和用法
高中英语祈使句用法
高中英语感叹句用法小结
不限 |
英语教案 |
英语课件 |
英语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