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桂红旗中学陆湘敏
2005年佛山市中考,首次在英语考试中引入口语考试。作为发轫,2005的口试各种投入较多。现在回过头来看,实效也是不错的。2006年,口语考试的各环节趋于成熟。命题切合学生实际,考试具备了较高信度,评卷也更加严谨高效。然而,正当广大英语教师深入领会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并积极备战下一年度的英语考试特别是口语考试时,新的中考及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出台,2007年度中考没有口语考试。2008年度英语口语只列为考查范围,由各区自行组织。那么,佛山叫停英语口语考试,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值得各方认真思考与选择。
英语口试的导向意义不容质疑
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修养和生存能力,而听、说、读、写被视为驱动语言能力不断发展的“四驾马车”。“四驾马车”中,口语对语言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最为强劲,也最容易显示一个人的实力与水平。而且,口语还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口语各环节的训练,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因此,推行英语口语考试,直接检测特定情境下,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思维的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语言检测形式,同时也对英语教学有正面导向作用。
曾几何时,英语考试不设口试。受此考试制度与功利心态的影响,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日常英语教学中的口语环节普遍不重视,中小学生口语习练几乎是一片空白。上课时,有些老师只是范读一遍对话或课文了事,而有些老师则让学生默读即可。有些老师甚至在英语课上很少进行范读或领读,也很少分角色读,至多是让大家齐读一遍。由于漠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读起英语来口齿不清、语句不畅、表情木然,更不用说去与人交流了……无疑,“哑巴”英语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
其实,口语习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能够通向内容的深层,而仅靠讲知识点、做笔试题,只能锻炼学生僵硬的“考试技术”,根本无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而从生理意义上说,12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因而适时开展对中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
显然,口语测试的缺失,将给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留下缺憾。相反,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等,抓住时机,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并通过相对稳定的途径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其导向意义已不容置疑。
口语考试:兴废长宜放眼量
正因为口语的重要,口语考试导向意义的明确,决策者们在制定或改革考试方案时,应有“瞻前顾后”的精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日显重要。教育部在十来年间的纲领性文件中,将口语测试列入了终结性评价的考试内容。然而,在大规模的英语学科考试中,是否引入口试项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依据,往往是可行性先于科学性。
从1992年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各版初、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曾规定,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十几年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吸取了测试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经过可行性论证,有步骤地在中招考试中推行比较全面的测试手段,即在考试中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从而使单一的测试上升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手段。
佛山市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珍视教育质量而又锐意改革。2005年,为完善英语考试形式,佛山市果断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中增加了口试内容。口试的兴起,正面引导了我市初中英语教学,使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还逐渐积累起对应试策略的认识。口试的兴起,同时也端正了学生的应试心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能,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但是,不知出于何种考虑,2007、2008年的中考,英语口试又只能是一种低规格的形式了。口语考试被“降格”,被淡化,中小学英语教学所要走的弯路,所要付出的代价,令人忧虑。佛山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不可不慎,也不可不预。
林语堂先生告诫,BeforeyoucanwritegoodEnglish,youmustspeakgoodEnglish.如果说,忽视口语,曾是中小学英
语教学长期的误区,那么重新淡化口试,则可能是佛山中招改革的一个败笔。成熟的中招英语考试,应向师生发出这样的信号:英语教学必须有足够的训练来提高口语能力,这方面也有相应严格的检验。顺时谋变,是应当的。但决定口语考试的兴废,“风物长宜放眼量”。
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则不论教育行政部门作何种考虑,不论佛山市中招方案怎样改革,都不应对口语、口试心存犹疑,甚至是抵触。我们既要清楚地认识口试的必要性,又要清楚地认识口试的可行性,还要洞察它的发展方向,从而沉稳而又灵活地应对。
上一篇: 初中生学好英语:兴趣和信心放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