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在新西兰,发现有不少的海外留学生在口语学习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误区,结合到以前我在中国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有几点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1。口语练习和其他的练习严重脱节。
很多学生认为既然课程安排中把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进行了分离,那么在学习某一门科目的时候就应该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门科目上。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其一,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不论何时, 英语的运用都要听说读写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记得某本杂志上曾经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一个在美国的留学生的故事,该名学生的读写能力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但在听和说方面的水平却还不如一个美国的10岁小孩子,结果在当地的生活根本无法正常进行。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从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听说读写想结合的重要性。
其二,口语和其他的科目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听力,阅读,甚至是写作中的一些素材,完全可以拿来做口语的联系材料。一来方便,二来可以通过互相对照来及时检查自己的水平。试问,如果连听力磁带上反复听过的对话都无法完整,流畅的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那么到了要自己构思内容,自己组织语言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尴尬场面呢?
其三,口语的学习可以对听力,阅读和写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西兰的小孩子在2年级的时候就会开始写一些简单的作文,内容无外乎是对自身的一些描述或者是对事物的简单表述,文笔并不优美,描写也没有太多的生动性可谈。但内容却是很通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大部分在写作的时候都是边默默的念出来,然后再写下来。这样做的语法错误会比较少,因为语感的关系,说的不通顺的话自然是有语法错误,当然也就不会写下来咯。而且,说的多了,对英语的发音就会变的熟悉,做听力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好处。当然,他们的拼写错误很多,不过他们都还是小孩子,大家的话这方面的问题不会太大。
2。将着眼点放在了对口语练习的客观进度,而不是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上。
这一点相信很多的同学都有过体验,每天为自己定目标,今天要记住几个单词,明天要记住几个单词,今天要朗读和记忆几个常用句子,明天再记几个。记过来忙过去,几个月后,发现知道的句子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就是记不起来。其实关键在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 也就是对语言的理解程度上。不错,英语的常用句子就那么几个,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日常交流500个单词就可以应付,但如果只是做机械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的话,效果是不会好的。我一直提倡大家多与语言的学习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上来,不过很可惜,在大多数人眼中,它的价值只不过是一块砖头而已。
下一篇: 2005雅思模拟口试一例
There's method to my madness 我有一个不合常理的办法
Indian state introduces 'fat tax' 印度一省拟征收“脂肪税”
To 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 小题大做
Until I'm blue in the face 任凭你磨破嘴皮
Earth-like planet, Pink cockatoo dies at 83 类地行星,83岁风头鹦鹉逝世
Test the water 试探,摸底
Crash course 速成课
California wildfires and cloned animals 加利福尼亚州野火,克隆动物衰老过程正常
IOC on Russian doping and hot June 奥委会就涉俄兴奋剂事件报告进展,六月高温破纪录
Canada wildfire and NASA discovery 加拿大林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系外行星
Axe to grind 别有用心
Off the hook 脱身
India's sewer workers and British school standards 印度下水道工人施工安全,英国在校生学习成绩下降
Cyborg beetle and the teenage brain 半机械甲虫,青少年脑部发育
It's on the cards 这件事十有八九会发生
Clean up your act 改邪归正
World's longest tunnel and a strange kind of race 世界最长铁路隧道,扛羊毛袋比赛
The university of life 生活经历
To make a monkey out of me 捉弄我
Pain in the neck 令人讨厌的事情或人
Chelsea doctor and surfing in Australia 切尔西队医与球队和解,澳大利亚冲浪
Glass-bottomed bridge, cancer risk for HRT and 120-year-old man 世界最长玻璃桥开放,荷尔蒙替代疗法增患癌风险,印度教120岁僧人
Burn a hole in your pocket 有钱不花难受
The cost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Juno space probe 保护环境付出的代价,“朱诺”木星探测器
White / blue-collar worker 白领,蓝领
In good nick 品质好、没有损坏
Going forward 从今往后
Russian athletes and friendly robots 俄罗斯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合作机器人”
Cyclists make Olympic history, 400-year-old shark 英国自行车运动员创英奥运历史,400岁格陵兰鲨鱼
Cheap and cheerful 物美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