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豪莎士比亚(W. Shakespeare,1564-1616) 在构建现代英语,尤其在词语创新和遣词造句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周海中先生所言,“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就个人而言,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和贡献无人可比。”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莎翁在词语创新和遣词造句方面的独特风格。
莎翁生活的时代正是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时期,他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征是最乐于接受的。莎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接受现成的变化,而在于他对这一时期英语词汇的最大胆的创新,而且用他的作品将新创的词最广泛地传播开来,最终对促进早期现代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
莎翁对语言的大胆运用和对构词手段的灵活掌握,让他在创造新词时得心应手。现在使用的许多单词都是由他首次使用之后而进入英语词汇的,或是因为他的独创词缀(如前缀“un-”和后缀“-ship”),或是因为他的使用使原来的词义发生了变化。例如,addiction、bedazzled、birthplace、courtship、critical、dishearten、divest、extract、eyeball、fancy-free、generous、hobnob、horrid、jaded、lackluster、leapfrog、manager、motionless、negotiate、obscene、prodigious、puppy-dog、rant、spectatorship、uncomfortable、undress等。另外,他特别善于利用词性转换而使语言产生奇妙的效果;如《李尔王》中埃德加的台词“He childed as I fathered.”(他有不孝的孩儿,而我则遭遇了无情的父亲),“child”和“father”两词原先都为名词,但在句中都成了动词。
现在各类社交网站都有“加好友”的功能,用于表示这一功能的单词friending已成为网络热词。其实这个词最早 一些来自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言的单词经莎翁之手进入了英语词汇,其中有alligator、addiction、consign、generous、majestic、radiance、traditional等。著名莎翁研究专家布莱克先生曾经指出,虽然有一些词的首创者并非是莎翁,但他却是最早在其作品中使用它们的,如accommodation、consonancy、dexterously、frugal、pedant、reliance、submerged等。莎翁到底给英语造了多少个词,有人说至少几百个,也有人说上万个,但学术界公认大约1500个。顺带一提,著名语言学家克里斯特尔先生及其儿子出版了《莎翁词语》一书,该书对莎翁作品中出现的词语作了详细的解析,并提供了具体的出处。
莎翁还创造出相当数量生动活泼、简洁精辟、色彩鲜明的短语或习语,如band of brothers、break the ice、catch a cold、dogs of war、eat out house and home、for goodness sake、green-eyed monster、heart of gold、hoist with his own petard、in a pickle、not sleep one wink、once more unto the breach、salad days、see better days、too much of a good thing、vanish into thin air、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There's the rub、What's done is done等;这些短语或习语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也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情趣、诗意和魅力。另外,他对英语的拼写及语法的标准化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莎翁使用过的单词和句子都被后来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引用,许多单词和句子在反复引用中固定了下来。有些作者在使用方式中再进行引申,使词意和句意得到了扩大。莎翁的语言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魅力无限,他不但是个遣词造句的高手,而且是个善用修辞的高手;其作品中比喻、双关、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象征、倒装、对照等别开生面,颇具特色;这类修辞主要是以表现夸张和抒情为目的,并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他擅长使用矛盾修辞法,尤其是悖论的使用,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My only love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在正常的句子中是无法理解的,但莎翁利用这种矛盾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朱丽叶对她与罗密欧之间爱情的矛盾情感。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不仅使内容得到了深化,更加使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另外,他偏好使用多重否定和形容词多重最高级,意在以此来表达夸张的艺术效果。
更重要的是,莎翁对词语的使用远超词语本身,而更在于词语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哈姆雷特》里的那句早已成为“陈词”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达着面对抉择时的终极两难,这句话现在不知道已经有了多少翻版;又如:《皆大欢喜》里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全世界是个舞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和《凯撒大帝》里的“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s; the valiant never taste of death but once.”(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不仅体现出了文学语言的内涵,而且还具有极为深刻的思想哲理;它们巳经成为现代英语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由此产生的佳句音韵美妙,或表现鲜明形象,或者表达深刻哲理,这有利于莎翁作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传播和被人接受。
此外,莎翁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丰富着现代英语文化。例如: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放高利贷者,其性格贪婪、残忍,shylock成为这一类人的代名词已经家喻户晓;Cleopatra指绝代佳人,Falstaff指玩世不恭者,这些也是现代英语中独有的文化现象。
由上可知,莎翁不仅是个词语创新的能手,而且是个遣词造句的高手;他为现代英语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被誉为“语言大师”。今年是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