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名称书写:拼音还是中英结合-查字典英语网
搜索1
所在位置: 查字典英语网 > 趣味英语 > 其他 > 街道名称书写:拼音还是中英结合

街道名称书写:拼音还是中英结合

发布时间:2017-05-12  编辑:查字典英语网小编

街道名称,或者说城市中的街道和马路的路牌,属于城市信息导向系统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街道名称或者路牌显然也因此属于公示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街道名称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地名,因为它是历史的产物,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是日常生活的向导,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在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资讯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信息导向系统,街道名称的书写方式却是相当的不统一,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一地多名、一名多写比比皆是,有全英文的,有汉语拼音+英文的,有把英文和汉语拼音混写的,也有路牌是汉语拼音的而街道上方的交通指向标志上的路名却是汉语拼音+英文的。吴伟雄在《浅谈我国街道名称的英译》 本文试图以南京市和苏州市两地的一些街道名称书写实例为例,说明当前街道名称书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提出街道名称书写法的理论依据及分析。

一、 苏州街道名称书写:路牌与交通导向牌的不一致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繁荣,人民生活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苏州还是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前来投资与经商,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蜂拥而来观光与旅游,可以说,苏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标致性的窗口。也许正是因为上述因素,苏州市的街道名称中才出现了不符合联合国关于各国、各地区的每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即“单一罗马化”的书写方式,以至于出现了路牌和交通导向牌书写方式不统一甚至严重混乱的现象。

路牌是一条街道的名称和标志,而交通指示牌则是给车辆和行人指示方向的,其共同点就是上面均有街道名称。比如说,在市区的一个交通导向牌上有5个街道的名称,有4个使用了汉语拼音+英文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专名使用了汉语拼音,而通名使用了英译。即“人民路”,“中街路”,“干将路”和“养育巷”,其对应书写分别是REN MIN RD.,ZHONG JIE RD.,GAN JIANG RD.,YANG YU LANE。但是,“东中市”这一街道却只使用了汉语拼音DONG ZHONG SHI。如果说上述4个汉语拼音+英文的组合方式的街道名称书写方式是为了方便外国人理解的话,那么,“东中市”仅仅标记为汉语拼音DONG ZHONG SHI就不能起到公示语的告示作用,无法实现导向信息系统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街道名称的汉语拼音都是以单个单词来书写的,但是,在其他场合却有以两个单词为整体进行书写的,这也是当前街道名称书写混乱的典型表现之一。

与上述交通导向牌上面的街道名称的书写方式迥然不同的是,近在咫尺的路牌书写方式却采用了全拼音的书写方式,“中街路”,“养育巷”和“景德路”分别写成了ZHONGJIE LU,YANGYU XIANG和JINGDE LU。上述实例已经可以看出苏州市街道名称书写存在的问题,即街道上方的交通导向牌上面的街道名称与街头的路牌名称书写方式不一致。其次,即使是街道名称中的专名同样是使用汉语拼音,但是,两者的书写方式也不一样,一个是以单个单词为单位分开书写,而另一个则是以两个单词为一个单位,通名再单独书写,前后有一个间隔。

更加耐人寻味的街道名称书写问题出现在苏州市吴中区。这里的交通导向牌上面的街道名称再次采用了专名使用汉语拼音,通名使用英语译文的做法,而且也是以一个单词为一个书写单位。比如说,“碧波街”就写成了BI BO ST.。这里的最大问题出现在了带有“东南西北”方位的路名书写上。在这里,“石湖东路”,“东吴南路”和“迎春南路”被分别写成了SHI HU DONG RD.,DONG WU NAN RD.,YING CHUN NAN RD。很显然,在这里,表示方位的字“东”和“南”变成了专名的一部分,在汉语拼音加英文的书写方式中已经无法让人看出来道路的方位走向。由于表示方位的字变成了专名的一部分,因此,这个街道的名称也就变成了“石湖东”,换句话说,“石湖东”成为了一个地名。但是,根据上述路名的汉字,“石湖”才应该是一个地名,而这个街道被分成了两段,一段在西,一段在东,所以才会有“石湖东路”这个说法,相应的必定就有“石湖西路”。

带有“东南西北” ,“上、中、下”,还有“前、后、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路名是中国地名的一大特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地名的文化传承。但是,这类路名却给我们造成了书写和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中提到的“石湖东路”,其竖立在街头的路牌书写方式则符合当前我国常见的地名“单一罗马化”拼写法,即SHIHU DONGLU。不过,与上文提到的“养育巷”之类的路牌不同的是,这个街道名称中出现了一个方位词,因此,如何处理又是一个难点,也就是说,这个方位词是单独书写,还是与通名“路”一起书写?虽然目前我国的常见做法都是把方位词与通名一起书写的,但是,上文中提到的“东吴南路”的街头路牌书写方式却又有所不同,它虽然采用了“单一罗马化”拼写法,可是却把每个单词都分开书写的DONG WU NAN LU,估计是为了与汉字一一对应的结果。而与它对应的同一条街道的北段“东吴北路”的书写方式就是目前比较常见的DONGWU BEILU。另外一个例证是,同样位于吴中区的“太湖西路”,其书写法TAIHU XILU也是两部分组成,即专名为一部分,而方位词和通名为另一部分。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苏州市,尤其是在该市的吴中区,街道名称的书写存在着较大的混乱,“东吴南路”的书写式五花八门就是一个典型示范。此外,苏州市的路牌和交通导向牌的书写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统一,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路牌的书写法是由地名委员会管理的,交通指示牌的书写法则是归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的。很显然,上述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了街道名称书写的不统一乃至混乱

二、 南京街道名称书写:规范之中问题也不少

相对而言,南京市的街道名称书写法比较统一,无论是竖立在街头的路牌还是街道上方的交通导向牌,清一色地采用了当前我国常见的地名“单一罗马化”拼写法。显而易见,南京市在遵守我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法律法规和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有关决议方面是执行得比较严格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南京市的街道名称书写就没有问题。比如说, “太平南路”和“中山东路”均由两部分组成,即专名为一部分,而方位词和通名为另一部分,分别写成了TAIPING NANLU和ZHONGSHAN DONGLU。但是,“苜蓿园东街”和“游府西街”,汉字同样是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而且通名中同样有方位词,可是,其书写方式却是以每个单词为单位分开书写,即MU XU YUAN DONG JIE和YOU FU XI JIE,而不是MUXUYUAN DONGJIE和YOUFU XIJIE。为什么同样是带方位词的通名,“中山东路”的“东路”写成了DONGLU,但是,语义组合一模一样的“东街”和“西街”却要分开写成DONG JIE和XI JIE?更加令人费解的是,与“苜蓿园东街”仅一字之差的“苜蓿园大街”却书写成了MUXUYUAN DAJIE,也就是表示专名的两个字为一部分,而表示通名的两个字为另一部分。从路牌的底色来看,这里的答案也许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这些路牌制作于不同的时期,而且很有可能是由不同主管部门委托不同的标牌公司制作的。

与苏州市相同,南京市同样有交通导向牌或指示牌。与苏州市采用专名使用汉语拼音,通名使用英语译文不同的是,南京市的交通导向牌上面的街道名称一律用汉语拼音书写。可是,一些细微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因为这些问题至少说明了街道名称书写的不统一。这些细微问题就是,只写有一条街道名称的小型单个交通导向牌上的街道名称书写,以每个单词为单位分开书写,而写有多个街道的大型综合导向牌上面的街道名称书写则干脆没有间隔,把汉语拼音全部连在一起书写,比如说“钱塘路”写成了QIANG TANG LU,可是在其下方的“北京西路”、“虎踞路”、“宁海路”和“颐和路”却分别写成了BEIJINGXILU,HUJULU,NINGHAILU和YIHELU。如此书写法显然是与路牌书写法迥然不同的,而且,令人费解的是,同样是交通导向牌上面的街道名称书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写法?答案看来也只能有一个,即不同主管部门委托不同公司在不同时期制作的,所以缺少统一性和规范性。

当然,南京市的街道名称书写虽然是清一色的“单一罗马化”,称得上是比较规范,但是其他问题还有不少,比如说,同一条街道的书写方式不统一。同样是“仙鹤街”,却分别写成了XIANHEJIE和XIANHE JIE,前者把专名和通名全部连在一起书写,而后者则是专名与通名分开书写。“鼎新路”南端街道两边的路牌颜色不同,书写方式也不同,一个是专名和通名全部分开书写为DING XIN LU,另一个则是专名合在一起,通名分开,书写为DINGXIN LU。“秣陵路”的书写方式同“鼎新路”,分别为MO LING LU 和MOLING LU。“长乐路”和“洋珠巷”的书写也是把专名和通名连在了一起,分别为CHANGLELU YANGZHUXIANG,这种书写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地名和路牌书写的规范的。

三、 街道名称书写:译还是不译

其实,在关于街道名称的表达问题上,一个迄今为止的最大争论就是,我国的街道名称乃至地名,究竟是不是需要全部或者部分 目前关于地名采用“单一罗马化”书写法的主要法律依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际社会;二是我国自己关于地名标准化的相关法规。我国和联合国地名委员会都有明确的规定,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这也是我国街道名称的“译写”规范。根据郭建中的《再谈街道名称的书写法》 在关于街道名称书写法的争议中,最大的一个焦点就是,如果街道名称全部用汉语拼音书写就不利于外国友人的理解,其言外之意就是,街道名称中的通名必须 行文至此,笔者正好想到手头有一些难得的资料可以进一步说明地名“单一罗马化”的普遍性。笔者不久前随同中国 四、 结语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是日常生活的向导,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在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资讯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不仅是中国的统一标准,而且是国际标准,全世界都要遵照使用。站名、路名、街道名、公共标志名等城市公示语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书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位。街道名称的书写必须严格遵守“单一罗马化”,这不仅仅关系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更反映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使用汉语拼音拼写路名标牌,就是“与国际接轨”。2002年5月8日《北京晨报》上一篇题为《国际通行的中国地名标注是“汉字加汉语拼音”》中写道:“民政部就呼吁:要按标准正确拼写我国地名。否则,与国际接轨便成为一句空话。”

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与街道名称书写不规范不统一乃至混乱,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对地名标志的管理存在着政出多门的管理混乱所造成的。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信息导向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示语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