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历年考题着重考查考生把握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因此,考生准备2014年考研时的重点还是要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把握重要句、段来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
2. 多阅读一些涉及新领域、新学科、文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就中文方面而言,平时多读《参考消息》等报纸杂志,从知识面上做好理解文章的准备;
3. 多读一些包含难句、复杂句的文章,培养自己破解难句、复杂句的能力,习惯英文的表达方式;
4. 多读一些哲理味较浓、说理性较强的文章,熟悉文章的写法;切勿局限于说明文的阅读;
5. 多做一些有难度、挑战性强的题,总结体会解题思路;
6. 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提高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线索确切把握重点句和段的能力;
7. 积极扩展词汇量,记忆常见词根、词缀,学会从词的原义推断其引申义,从上下文中推断生词和词的引申义;
8. 熟读历年考题,熟悉题型,掌握必要的做题技巧,提高做题的命中率。
本部分的宗旨是:根据近年显示的命题趋势,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实际分析,向考生揭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通过实际的讲解和训练来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文章的阅读
文章的阅读包括对文章主旨、主题等重要部分的把握,第七部分《阅读技能指导》包括如何利用上下文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文章的确切理解。以下分别讲解和训练。
一、什么是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考研文章多数为议论文、说明文和资讯报道与评论,本书讲解和训练的重点也主要是这些文体的文章。
众所周知,这些文体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用一系列的论据论证或说明一个中心议题。文章结构大致如下:
1. 提出问题
2. 论述问题
3. 结论问题
当然,这只是说这类文章最典型的写法,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千篇一律地遵循这种模式,如:有些文章也许不直接提出问题,而仅仅在文后阐明结论;有些文章如果结论已自明的话,便不再重述结论;有些结论比提出问题部分表达得更明确或更进一步;有些则利用引述别人的看法或评价结束讨论;等等。但是,无论哪种结构,大部分文章或者是遵循以上提到的这种论述方式,或者仅是这种模式的变体。另外,议论文和说明文经常界限难分,彼此相互渗透。
无论从大纲所要求考生掌握的阅读技能来看,还是从考题的命题角度来看,考生学会把握文章的主旨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和各段的主题,考生才能把握某个局部在上下文中的关系以及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从而据此进行判断、推理和引申
上一篇: 领航考研名师肖克:阅读A段答题技巧
下一篇: 李传伟老师考研英语阅读五种宏观阅读技巧
Firms close on anniversary
Australia to cash in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eason on ice: NHL imposes lockout
NZ gets Hobbit fever over world premiere of film
Can’t say the same?
New Japanese ambassador hospitalized
Bad sport?
Susan Boyle's rise to fame tempered by reality
China hit with back to work anxiety blues
Footwear fumble sees PM falling head over heels
PLA units hone their battle skills
别误会这些英文(九)
Facebook bets on mobile future
Artist searches for former nanny in Shanghai
Dragon capsule shoots for the stars
Chocolate makers seek sweet success in China
Miracle water causes a frenzy, but leaves locals thirsty
Striking distance?
US, Libya accounts differ on attack that killed ambassador
Beijing, Helsinki to link in green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