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多年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即将在全国19个大城市全面铺开教育部再向择校难题亮剑,迅速引发公众热议。就近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公平划分学区,学区房价会不会再创新高?新政又能否遏制共建生条子生等择校乱象?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专项工作处处长陈东升做客微言教育微访谈,就以上问题回应群众关切。
一问:如何看待就近?
如何确定就近入学中近的标准,成为访谈中最受关注的话题。陈东升表示,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户籍或常住地都应视为就近,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当地政府应该予以保证;不准备在户籍所在地入学的,则应向准备申请就学的学校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咨询具体政策。他同时表示,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就学问题,将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分类推进,随迁子女上初中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具体实施。
二问:如何确保划片公平?
以户籍或常住地为就近标准的新政背景下,划片范围又该如何确保公平?
陈东升指出,未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依据均衡原则科学划片,使每个片区总体水平相当,都有优质学校,每个孩子都有大致均等的机会,通过随机派位进入优质学校。长远看,要通过均衡学校办学水平,使大家都愿意就近入学,不再为进不了优质校而苦恼。同时,片区调整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他还强调,按照就近入学整体制度设计,市属学校也应在市、县统筹下纳入就近入学,具体政策及标准由市级和县级按照权责分配确定。
三问:特长生培训是否会降温?
此次新政提出,到2016年将特长生招生比例降至5%以内。针对网友特长生培训会否降温的提问,陈东升表示,教育部一直以来鼓励孩子拥有特长、培养特长,但为了升学硬拔的特长早该降温。他同时透露,此后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资格必须由省级审批,真正就特长招生。
此外,针对网友反映的择校费、变相选拔屡禁不止等乱象,陈东升表示,将坚决治理违规行为,绝不姑息。
专家解读储朝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在整体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之下,划片只能是一种外围的技术措施,仍无法彻底解决择校难题。
就近入学究竟该如何理解?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这应是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合理设置学校、配置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义务和责任,并非此次新政的蕴涵之意。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地方有好坏差别的房子,大家都想一拥而上选好房子。此次思路却不是补齐短板,而是将一部分好房子上锁,让部分人无法选择。可以预测,这只能锁住一部分听话的人,现实中肯定还会有不少人钻空子,通过各种方式拼命想挤进好房子。
而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此次新政更是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区域差异不消除,划片就根本无法保证绝对公平。还有不少城市原有划片方案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划定的,重新划片操作难度太大。其次,截至2015年,新政留下了两个10%的口子:一是10%的初中尚未划片招生,二是每所划片入学初中还有10%的生源可以放开。这10%有没有经过科学测算尚且不说,如果这剩下的都是好中学,还是会引发家长的择校热情。
所以,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关得住水,不能留一点缝隙,否则就一定有人去钻,而且空子还会越来越大。就此次新政而言,可预期的结果或许有二:一是有条件的家长继续去买学区房,学区房越炒越热;二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家长仍不愿意舍弃5%的特长生招生比例,未来特长生考试竞争也会愈演愈烈。